“不先赢”哲学
时间:2013-4-1 12:17:17 作者:付秀宏
编辑:
字体【
小 中 大】
耶鲁法学院有几个即将拿到法学博士学位的学生,他们准备一毕业就到中国来生活两年,学习中文,也许再干点什么,挣点儿钱再四处游历一下。以他们的学历,在纽约或者华盛顿找一个年薪几十万的工作易如反掌,为什么偏偏要做这样的选择呢? 他们的回答很简单: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未来,都让人痴迷。到中国生活两年,学会中文,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们读书读呆了。他们听后,突然问:“难道取
得博士学位,仅仅是为了物质吗?当学识之人太过势利,视野就是一个钱,一辈子就被框住了。当然,钱是很好的,但过于看重钱,生活将变得干涩、易碎,离自己越来越远。除了钱之外,有很多东西也是很好的。譬如乡野是那样纯净充实,可让你带着微笑入眠。这在纽交所里绝对不会买到。”
那人却继续反驳:“学会挣钱、不断挣钱,才是很有意思的事!”他的理由是,一个有眼光的学者,必须对所在领域保持高度敏锐,坚守在熟知的圈子里。
这些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学生,感觉遇到了强敌,他们只好独辟蹊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通的;暂时跳出圈子,做一个学者才会更睿智。”那人也不示弱:“要想做一个行业的翘楚,不深入这个行业,舍其而求其次,你们学那么多的学问,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好像是在逃离竞争的残酷呢?!”这些准博士无奈地摊摊手说:“也许,短时间来看,我们是错误的。但是,我们相信,有时一个貌似错误的选择,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我们不准备先赢、走得太快和太过锐利。在适当的时候,学会从平静中分享生活,是比博士后还要高的智慧。”
“比博士后还要高的智慧”,到底是什么呢?也许就是内心的平静吧。日本作家清少纳言写了很多生活里的小确幸、小情致,每说一句就要感叹一声:“这是有意思的事。”他说,在山村里走路,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只见洼地里的水是青青的一片,光是长着青草,可马车从上面轧过去,清澈的水突然间变浑。路边的艾蒿被轮子压过了,随着车轮的回转,便闻到一股香气,这非常有意思。在月光很亮的傍晚,牛渡过山村的小河,每一举步,像敲碎了水晶似的,水飞散开去,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树木很多人家的庭院里静静乘凉,此时有意思变成有乐趣了。这种心灵的质感,也许就是“不先赢”哲学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