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增速加快、空巢家庭比例高……我省人口老龄化形势正在加剧。湖南省民政厅、省老龄办最新发布的2015年度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省60岁及以上老人增至1164.4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17.17%。其中,空巢老人620.12万,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以上;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从2010年的113.07万人增长到2015年144.03万人,年均增长率达4.96%,是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的1.23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207.80万。五年来,全省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02%,年均净增老年人口41.61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
实现“十一连涨”
统计公报表明,我省老年人养老保障有“十把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等。
2015年,全省参保的城镇职工中,离退休人员达369万,较上年增加82.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一连涨”,月人均达2007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达931万,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升到每人每月75元。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以上、70%左右、60.52%,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在低保方面,2015年,全省有92.36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范围。五年来,城市低保标准从212元/月提高到360元/月,而农村低保标准从1092元/年提高到2447元/年。目前,农村五保老人、城市“三无”老人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全年为5.7万年满60周岁且符合相应条件的老年乡村医生发放生活困难补助1.2亿元。此外,建立健全了基本养老服务补贴、高龄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困难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制度。
大力推行
“居家养老”“互联网+养老”
20多位老人正在练习唱歌,自教自练;12人正在娱乐室打麻将;5位年岁较高的在护理室吸氧、做按摩,这是记者近日在湘潭市岳塘区五里堆街道纱厂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看到的。这家养老场所由湘潭市银海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民建公助形式,翻新两层楼,将小型养老机构、日间照料、残疾人照料、免费送餐服务等功能加在一起,让老人就在家边上养老。
“十二五”期间,我省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省政府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在资金投入、土地供应、税费优惠、人才培训就业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有力地保障了我省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末,全省拥有养老床位27.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占有率约为23‰。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36.5%,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22%。
同时,启动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建设,2015年全年共建社区小型养老机构 96 所,养老床位 2400 张。全省还建有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66 所,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19 所,累计服务老年人84.7万人次。在“互联网+养老”上,政府组织建设了46个省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社会力量建设了8个民办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