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期刊稿费普涨

撸起袖子加油“爬格子”

  优秀稿件每千字800元,其他稿件平均在每千字500元左右,新春伊始,严肃文学第一大刊《人民文学》便传来了涨稿费的好消息。据悉近年全国涨稿酬的还有《收获》《当代》《十月》等数十家杂志。

● 新气象:文学期刊稿费普涨

  国内期刊的稿酬多是按国家有关部门2014年发布《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的标准:原创作品稿酬每千字80~300元,翻译作品稿酬每千字50~200元;而不少刊物还仍然是按照1999年的稿酬标准:每千字30~100元。文学界更是常常发出喟叹:“靠稿酬养家,早饿死了!”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收获》可谓是领“涨稿费”之先。2016年7月,《收获》第二次提高稿酬,目前稿酬为600~800元/千字,特别特别好的稿子,重点中的重点,可达每千字1000元。而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上海文学》也与《收获》同步前进,自2016年7月刊起,最高稿酬已经提高至每千字1000元。且《上海文学》微信公众号自2016年10月底开始,推出“微信专稿”栏目,刊登35周岁以下青年作者的文学作品,并付稿酬。这个新颖的举措,在文学期刊微信公众号中属首创。凡在该栏目刊用的稿件,还将会收入当年的《上海文学》增刊,并支付增刊稿酬。
微信公众号能给作者“打赏”,现在传统文学期刊也可以了!《作品》杂志目前的稿费标准为500元/千字,且每个季度他们都要“打赏”——评出各栏目(中篇、短篇、散文、诗歌统统在列)本季度的优秀作品,奖赏额度为300~500元/千字;到年终,再次对本年度的优秀作品进行奖励,额度仍为300~500元/千字。基本上,有1/3的作品能获得二次稿费。
而作为“国刊”《人民文学》从2017年开始,优秀稿件为800元/千字,其他稿件也平均在500元/千字左右。 其他全国性、地方性的文学期刊也相继提高了稿费标准,《花城》《诗刊》《钟山》《解放军文艺》《青年作家》《长江文艺》等国内大部分知名文学期刊都涨了稿费。

● 强后盾:专项资金促文苑繁荣

  涨稿费的钱,多数来自财政支持。相对流行文学来说,曲高和寡的纯文学往往不能独立依靠市场的力量,需要政府给予一定扶持。据悉《人民文学》本次上涨的稿费来自中宣部的一笔专项资金。《长篇小说选刊》今年新开了“长篇小说论坛”栏目,专门刊登评论家对长篇小说的争鸣与观察,稿酬定为千字千元。这笔钱除了杂志社自筹一部分,其所属的作协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也会有一定补贴。
对于纯文学杂志稿费普遍上调,《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说:“其实纯文学杂志涨稿费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人走在前面了。我们也是在得到上级的支持后,有能力将稿酬提高。我觉得,这是好事。体现了对文学的尊重。作为杂志的编辑方,我感到很高兴。”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则表示,对于杂志社来说,得到文学的专项资助,好处是明显的:一方面,使刊物内容质量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也让杂志更有精力更专心做好文学本分的事情。比如,从1957年创刊开始,《收获》杂志一直都在做一些有益于扶持文学新人的公益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是很难做到的。由于纯文学的性质,不可能单纯靠市场经营来完成使命。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能给予力度比较大的资助,是一场及时雨。

● 且冷静:完全靠写作谋生仍不现实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纯文学是小众的、冷门的。但在程永新的观察看来,“社会上对纯文学的需求,还是不容小觑。我们一直在文学的现场,明显能感觉到社会上对文学的痴心。不管是我们的传统投稿渠道,还是新媒体投稿平台,投稿量都是非常可观的。这说明潜在的文学力量一直都在” 。
然而,按照目前的稿费标准,一个全职的自由撰稿人完全靠写稿赚钱养家,仍然不太现实。绝大多数作家,在写作之外都还有正式工作,比如高校教师、编辑等,稿费上涨对他们而言是锦上添花,但如果想完全靠写作谋生,这点稿费远远称不上雪中送炭。作家林白直言,一个清洁工的月工资高的都能达到4800元,高于国内大部分严肃文学作家的稿费所得,“创造性劳动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并不仅仅是坐在桌前写作的时间,还需要投入全部的人生历练,长时间的阅读与思考……”
此外,稿费中还得扣除一部分个人所得税。按照相关规定,所有稿费只要超过800元,就得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多名作家都表示,起征点过低、税率过高,依然让他们觉得负担较重。
《青年作家》主编助理、作家龚静染坦言,其实目前的稿酬标准,还并不算高,“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绘画、剧本,纯文学的文字得到的经济报酬,还是低的。近20年,其他的文化工作者诸如画家、音乐家的酬劳都是以十倍、八倍的速度在增加,而唯独在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稿费一直还是很低。鼓励纯文学、纯文学创作的好现象。高稿酬是一定要执行的。一流的纯文学杂志,应该有一流的稿费。这是大势所趋。”
本报综合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