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 生机勃发 80后“新农民”的创业情怀

        他们大多是80后,都是农民的孩子,曾经或者早早闯荡了世界,或者去大城市上了大学。

  而如今,他们却又回到了生养他们的大地上,将自己在外面世界、大学殿堂学到的知识、锻炼的思维、开拓的眼界,与农村传统文化、农村土特产品相融相生,以“创业”拼出了完全不同于父辈的成绩。
  记者在近日于长沙举行的“湖南省实施乡村创业培养领雁计划”创业成果暨湘西扶贫车间产品展上,采访了部分湖南“乡村创业领雁培养计划”首期农产电商训练营学员,发现这些80后“新农民”创业者有着不一样的创业情怀。
 
“锵锵”张祝君
  “用我们自己的文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山野田间,阿婆阿妹身上叮当碎响的银饰,如今已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飞向五湖四海,发出锵锵脆响。
  “锵锵”也是张祝君为自己创办的银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取的名字。她说, “锵锵”一词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中的“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是指凤凰鸣叫的声音,有着和谐、美好之寓意,也是苗家银匠敲打银器时发出的声音。
  产品展现场,这位1989年出生的姑娘穿着湘西苗族传统服装,佩戴着精美的银饰,热情细致地回答客人们就展台上琳琅满目的银饰制品提出的各种问题。
  张祝君2012年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面对着人生何去何从的选择,她放弃了留在北京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湖南湘西。她说湘西还是那个古老的湘西,但发展的大门随着路通、网通已越来越宽。
  张祝君选择了创业,以苗族的文化瑰宝 ——苗族银饰的创新和推广作为事业的发展方向,决心以苗族引以为傲的银饰文化作为切入点,与广大乡亲们一道投身湘西脱贫攻坚的大战场。
  从创业到现在,张祝君立足湘西苗族地区,挖掘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银饰匠人,促进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银饰手工锻造技艺保护和传承下来,并将银饰产品销往各地。
  “我的创业一直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张祝君告诉记者,2014年,她首次将微信公众号引入凤凰,并为凤凰县委宣传部注册和运营了“微凤凰”公众平台、凤凰在线公众平台、凤凰在线等网站及自媒体,并在凤凰城乡从事智慧WIFI等移动互联业务。
  在张祝君的努力下,凤凰县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盛起来,当地的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大家日常资讯了解不可或缺的渠道。张祝君也通过互联网不断拓展银饰销售市场,她依托淘宝、微信公众号甚至抖音、直播等互联网途径进行销售,进一步扩大了苗族银饰文化的影响力。
  如今的锵锵银饰,已倾力打造了集凤凰银制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银制品精深加工手工作坊、大件银品批发集散地、互联网+微商城+微分销于一体的文化、观光、体验项目,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成为凤凰苗族银饰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示范企业,吸纳就业人数6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6名,间接带动就业500余人。
  “当地政府也给了我很大帮助和支持,税务、银行等部门常上门了解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我获得最优惠的政策,给予贷款支持等。”张祝君表示,她感恩于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帮助,也正将更多的爱洒向了湘西的贫困乡村。
  “选聘银饰品加工师傅的时候,同等条件下,她会优先录用家境贫困的人员,同时派出最好的师傅手把手地向他们传授技术。”张祝君公司的员工向记者介绍。
  据介绍,公司采用绣娘+银匠户+公司的模式来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将设计好的图样发给绣娘和银匠师傅,验收合格后进行回收统一销售。公司还会不定期到各个乡镇组织当地妇女学习苗绣,三年来累计培训绣娘近1500多人,让苗家乡亲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有一份可观的收入。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很理解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孤单,如果自己可以带领贫困乡亲在家就业,就可以让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不再缺失家人的陪伴。”张祝君坚定地说,“至于未来,我还是那句话,用我们自己的文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环城”孙彬
  “希望把湖南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各地!”
  80后创业者孙彬在现场很打眼,他高高的个子,拎着自己企业生产的大米,送货、补货,忙得虎虎生风。
  作为湖南首批培养的乡村创业领雁人,孙彬说他想带着自己的环城粮油企业为“农业更富、农村更美”这一伟大愿景奉献更多光热,把湖南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各地。
  “1984年我出生于衡阳一个农村普通家庭,2004年高中辍学之后随父亲一起进城谋生,在衡阳市华新开发区做菜籽油现榨现卖生意。一年之后,父亲回家乡,21岁的我独自杠下了菜籽油这副沉甸甸的担子。”孙彬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说深知农民生产农产品的艰辛。
  “那个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了目标,要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更好地卖出自己辛辛苦苦耕种的农产品。”说到此处,孙彬有些沉默,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创业也像农民耕种一样辛苦,甚至还有千难万险。
  每天早7点到晚8点,华新开发区的街道上、小区内、楼梯间,随处可见他不间断送货的身影,而在外结账回来则常常已是深夜。
  当自己做粮油生意有了一些积蓄的时候,孙彬的“野心”更大了。“我想搭建一个面向全国的‘健康农产品产业链平台’。”孙彬介绍,他不但想环衡阳做生意,还想打造农特产品的全产业链,“我的思路是以连锁销售为龙头,带动物流供应链,整合生产链,完善种、养殖端,把整个环节连起来,让整个环节上的员工、农民都受益”。
  为了尝试这一模式,他第一年投入100万,亏得干干净净;第二年,投入的100万,照样亏了个干净。
  “真的不知道那两年自己是怎么过来的,所有的苦都要自己吞,自己选择的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但孙彬还是执著于产业链和互联网模式的打造。
  时间证明,孙彬的选择是正确的,近几年来,他的模式已经开始盈利,平台也开始盈利。
  如今,孙彬的湖南环城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已构建出集基地建设,种子研发,农机服务,休闲观光,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环城高科旗下现有环城粮油连锁超市数十家、环城压榨油厂、环城大米加工厂,打造了实体店+社区O2O全新销售和经营模式。
      “搭建面向全国的健康农产品产销平台,把湖南的农特产品推往全国,让更多的农户能够脱贫致富。”孙彬对记者说,钟情于农业和农村,这是他创业路上从未变过的心愿。
人才报/民生网实习记者 黄林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