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1月25日通报了8起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
经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图里河镇中心卫生院存在疑似违规病历207份,存在过度检查、过度诊断、过度医疗等违反协议管理行为。其中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虚假住院7例,涉及医保基金2.2万元。
安徽省淮南市毛集第二医院以免费体检为由,获取阜阳市颍上县参合群众信息,编造住院治疗材料,套取新农合基金。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共编造450人次虚假住院信息,骗取新农合基金136万元。
另外6起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分别为: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大药房替换、串换药品,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五洲医院诱导病人住院,湖南省茶陵县氵米 江卫生院虚构五保户住院,重庆市开州区普渡村卫生室通过刷卡报销智慧药品超市药品费用、串换药品,四川省达州市仁爱医院诱导病人住院,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中西医结合医院诱导病人住院。
相关部门已依法依规对涉案机构、人员进行处理。
据介绍,2018年9月起,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各地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依规查处了一批欺诈骗保案件。
新华社
相关阅读《《《
2018年全国查处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疗机构3.4万家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会议获悉, 2018年国家医保局在全国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及“回头看”工作,各地压实责任,畅通举报渠道,狠抓协议管理,丰富监管手段,加强部门联动,主动宣传曝光,共计查处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疗机构3.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3.2万家、参保人员2.4万人。
本次会议指出,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初步构建了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高压态势,定点医药机构服务行为有所规范。但欺诈骗保现象仍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基金监管形势依然严峻,各地医保部门要进一步凝心聚力,统筹谋划,全力以赴做好2019年基金监管工作。要继续深入打击欺诈骗保,巩固基金监管高压态势,实现对辖区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检查的全面覆盖。组织开展专项治理,继续严厉打击蓄意欺诈骗保行为。加强行政监督能力建设,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管。细化协议内容,严格准入管理、费用审核和履约检查,加强内部风险防控。完善举报制度,全面推行智能监控,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推进综合监管,加强宣传引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构建“不敢违、不能违、不愿违”的监管长效机制。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