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实施青年“领头雁”计划 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14年,长沙团市委开始实施农村青年“领头雁”计划,致力于在全市乡村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引领青年建设新农村。

  4年过去,青年“领头雁”飞得如何?

  3年前,在长沙团市委推动下,农业创业者联合会成立,发展至今服务了长沙近600名涉农创业者,覆盖会员及会员单位的2万余人。

  今年33岁的袁虎是长沙市“农创联”的成员之一。9年前,他返回家乡望城农村种田,而今他的种植基地面积达2600余亩,组织153户农民成立了种粮专业合作社。

  在“农创联”,还有许多像袁虎这样扎根农村热土的有志青年:美国留学归来的张凤,回到浏阳成了一个家庭农场主;从莫斯科留学归来的雷少祥,发现长沙周边乡镇的茶产业大都在为国际茶商贴牌加工,他和父亲一起参与组建“湘品入俄”国际经贸平台……

  “头雁”强了,“雁群效应”渐渐显露出来。

  雷少祥发起建立的“湘品入俄”经贸平台风生水起。从2016年至今,平台由最初的20家企业发展到300家,建立了12个签约出口基地,收益3000多万美元,惠及500余名茶农,增收约1400万元。

  在长沙,一只只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带着群雁振翅高飞,成为长沙乡村振兴图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