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回应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问题

有利于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已于今年1月中旬发布,这标志着上海等11个城市试点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进入落实阶段,随后引来市场和社会对这项重点改革的高度关注。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钟东波近日在接受央广网经济之声专访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政府部门只是组织者
很多人形象地把药品集中采购比喻成“国家药品团购”。不过,钟东波认为这个比喻虽然形象,但并不十分准确,政府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只是担任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并不直接参与药品采购。
钟东波表示,国家层面只是制定了政策范围和要求,发挥了一个组织推动的作用,集中采购的主体还是11个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及其代表。采购机构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团购,企业也是自愿参与公平竞争。双方进行平等协商谈判议价,最后按照商业的契约精神形成交易,签订购销合同。国家是起到一个建制度、搭平台、促对接的作用。

降药价仅是目标之一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上海等11个试点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正式中选结果发布,共有25个药品中选,中选价平均降幅52%。但钟东波对此却表示,降低药价仅仅只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目标之一。
他说:“第一,招标采购很强调安全质量,都是以通过国家药品疗效质量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作为质量的门槛,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用药质量的水平;第二,让药品的价格能够明显下降,进一步降低群众的药费负担;第三,让老百姓得到更加规范合理的处方用药服务,药品价格明显下降,就把中间原来‘带金销售’的空间挤掉了,可以促进医务人员能进行合理诊断、合理用药。”

有利净化行业发展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降药价方面还产生了联动效应,由于中标药价格大幅下降,相同药理作用的药品就很难再保持原来的价格水平,一些非中标药企纷纷选择降价。例如,齐鲁制药生产的吉非替尼的价格就从原来的一盒1585元调到498元,降幅达到69%左右。
钟东波说,由于本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严格要求招采合一,并且执行的是“带量采购”,这就解决了以往药品招采过程中存在的量价不挂钩、招采不合一、“带金销售”等问题,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净化行业发展生态,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钟东波表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能够推动医药行业转型升级,之后会逐渐出现两种企业,一种是专注于研发和创新的企业,它能够有创新药,可以获得高端利润和高额回报;第二类是仿制药,必须在工艺方面有更高的水平来保证药品的疗效。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