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理发师

 □ 史久爱

 
  俗话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在我的故乡,二月二理发的风俗最令我难忘。
  每年二月二这天,村里、集镇上家家理发店都是门庭若市,生意火爆。母亲更是积极,这一天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带我们姐弟去理发。而我最怕理发,感觉剪头发就像世界末日来临一样。尤其寒冷天气,那些细碎的头发渣总会调皮地钻进我的颈窝里,如无数个蚂蚁在咬我的肌肤,又痒又痛,难受极了。所以,对于理发,我是深恶痛绝的。
    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年二月二,母亲带我们去理发,我半路偷跑回了家。午饭后,母亲劝我说二月二理发能剔除旧年的所有霉运,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但我依然死活不肯去理发店。无奈,母亲只好去裁剪部借了把新剪刀,用一大块塑料纸严严实实围住了我的脖子——她要给我理发。动剪子之前,母亲一再警告我,剪刀太锋利,又没长眼睛,千万不能动,不然会划破皮肤或剪掉耳朵的。怕疼痛怕受伤的我像被钉在板子上一样,威严正坐,连大气都不敢出。终于,母亲收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取下披在我身上的塑料布,示意我可以了。我立刻跑到堂屋镜子前,望着镜子里圆脸蛋、齐耳短发的自己,不觉笑了。真是难为母亲了,这发型好像挺适合自己呢,用母亲的话说“比平时多了一份俏皮与可爱”。更重要的是,母亲理发时头发渣很少掉进脖子里,我亦没了那奇痒难耐的感觉了。如此以来,不但省了折腾,还省了钱,用平时异常节俭的母亲的话来说:“太划算了!何乐而不为呢?”
  此后,母亲就买了理发的剪子、推子等工具,成了我们姐弟四人的理发师。尤其每年二月二,母亲总会雷打不动地给我们理发。我们嬉笑着打闹着,都不再惧怕理发了。而且,有时候,我还拉其他小朋友过来,让母亲“照葫芦画瓢”给我换发型。直到我初中毕业,母亲才从这个“岗位”上退了下来。虽然母亲理发的水平无法与专业理发师相比,但于我来说,已是最棒的了!
  农历二月来临之际,再次想起这份久远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