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5日听取并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压力和挑战下如何稳就业?如何确保“老有所养”……对于当前诸多民生热点,政府工作报告作了明确回应。
压力和挑战下如何稳就业?
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说,当前就业结构性压力较大,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要把握我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趋势,做好各个就业人群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匹配。过去,更多地从民生角度强调就业政策,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就业指标将会对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发挥更大作用。
如何确保“老有所养”?
报告提出,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说,保障养老金合理增长、足额发放,提供“老有所养”的物质基础,政策取向十分务实。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并给予政策扶持,将有效改善目前养老服务短缺、质量不高的状况,是重要利好消息。
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报告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直击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支出高和异地报销难等医疗领域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目标。
如何缓解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
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说,一方面是技能型人才短缺,企业招高级技术工人难;另一方面是大量劳动力找工作难。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矛盾现象,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一定要有证书衔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并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