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成社会共识

  3月,长沙的天气虽然不再寒冷了,但不少人仍然还穿着薄款羽绒服。可仅穿着工装和秋衣的农民工曾军已经汗流浃背,这一天,他来来回回担这挑那已跑了数十趟。稍歇,曾军有些疲倦而无奈地告诉记者:“我今年35岁,已经做了十几年的泥瓦工了,家里的老婆孩子都靠我养。现在年纪大了,挑砖砌墙让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更让我害怕的是,自己不懂什么技术,怕以后没事情做。” 

  记者调查发现,像曾军这样只能靠体力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有相当庞大人群。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总量已接近3亿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50.5%。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国农民工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4.8%,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短板,培训工作存在支持度不够等问题。
 
现状1
新生代农民工核心技能缺乏 
  “现在国家有政策鼓励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您有了解吗?”记者问正在干活的曾军。
  “我们都是在工地上埋头苦干或者稍微跟着师傅学些,正儿八经的培训基本没有接触过。”曾军回应。
  曾军告诉记者,他身边的农民工兄弟基本上都没有了解过更没有参加过国家的相关技能培训。所以,这也导致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状:工地上的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只能一直从事泥瓦匠等低端工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体力也会逐渐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而高端技术工种则不能胜任,这是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
  与曾军不同,90后农民工黄兵虽然也是一名农民工,但是他却注重自身技能的学习与提升。“我17岁出来打工,当初就是觉得去工地上做泥瓦匠比较辛苦,所以就去了一家木材厂做木匠。”黄兵表示,自己的父亲就是在这家厂子里的老木匠,他主要跟着父亲学习,从最初的打杂学起,后面从事复杂的雕刻等工艺,现在已经能胜任工厂里的大部分木匠工作。
  “我现在还能带一两个徒弟了!”黄兵有点自豪地说道。据他介绍,在木匠这个行业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会相关技术是很重要的,这是凭本事吃饭,也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也没有接受什么系统的培训,这个行业基本上是实践大于理论,跟着师傅一步一步地学习,吃得了苦,耐得下心。”黄兵说,如果有机会,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去专门院校或者先进企业甚至外国去深造木工技艺就更好了。
  记者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种,像黄兵这样逐渐认识到掌握一门伴生技能必要性的人正在增多。他们将其当成增加阅历、提高收入的路径,也认为,只有这一技之长才能更好地抵抗身体逐渐衰老。
 
现状2
工厂技术工人短缺
超六成农民工未接受培训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虽然像黄兵这样的农民工对于技能提升已经有所重视,但大部分农民工还缺乏技能提升的意识,也缺乏接受系统性技能培训的条件。
  一些农民工道出了自己没有徒弟没有接班人的遗憾。来自湖南娄底农民工王柳与记者表示,30年前,自己就出来工地上揽活,与他一起出来的同村子里的兄弟,也都分别学了木工、瓦工和油漆工等手艺。这么多年下来,他们还有10多人留在各自的行业,最大的已经有62岁。“我们这些老工人都觉得很遗憾,自己这么多年学到的手艺,都没有接班人了。”王柳无奈地说。
  “木匠学徒月薪三千多元,而且随着经验的增长还会翻倍,两年后可能达到七八千,还有些手脚麻利的甚至一个月也可以上万。”王柳说,木匠工人现在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比起他们那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年轻人还是没有真正加强自身技能的意识,以至于自己还是一直没能真正带出师几个好徒弟。
  王柳分析,现在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都不愿意好好沉下心来学习技艺,他们现在还体会不到学会一门技能将使自己终身受益。
  此外,记者采访了长沙市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招聘主管李先生。“自身掌握一门技能的农民工,在各大工厂都会很抢手。很多招聘工厂都会在委托我们招聘的时候,重点强调需要有技能的农民工,工厂愿意开高薪招聘技能型工人。”李先生表示,从目前的招聘形势来看,很多的农民工都缺乏必要的核心技能,也导致他们流动性大,年龄过了40岁则遭遇找工作“瓶颈”。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4.8%,这意味着仍然有超过六成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另有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2个月以上培训的人数只占到12.8%。
 
突围:助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过程中,除了自身的技能加强意识薄弱,培训费用过高也是他们参加技能培训比例较低的重要原因。以泥瓦工培训为例,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郑州一家泥瓦匠公司的培训费用达到3000元。
  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市面上的有偿培训机构费用较高,自己不会去接受这类培训;另有一半的农民工表示愿意参加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免费培训。
  基于上述现状,国家方面也在做出努力。人社部印发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要求,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农民工队伍技能素质全面提升。《计划》提出,要逐步推广企校合作、“互联网+职业培训”、多媒体资源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该《计划》提出要对新生代农民工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登记培训愿望的农民工,在1个月内提供相应的培训信息或统筹组织参加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前掌握就业基本常识并至少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到2022年末,努力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普及、普惠”。
  据统计,2014—2017年,全国开展政府补贴性农民工职业培训3856万人次,促进了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提升。
  此外,部分地区也已开始做出进一步努力。如江苏省就提出,到2020年,该省将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补贴类职业技能培训48万人,力争使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机会接受一次就业技能培训或岗前培训。
  湖南省方面,2018年,全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1.4万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6.4万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1.8万人,创业培训3.3万人。省人社厅近日还转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项安排部署。
  据悉,下一步,湖南省将继续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培训就业直通车”活动,引导并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就业技能专项培训;支持企业重点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宣传推广“百人百堂”创业微课等“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扩大影响力和参与度,满足新生代农民工随时随地学的培训需求。
人才报/民生网记者 黄林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