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 努力交好民生答卷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就业总量压力等影响,湖南人社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以战时状态、战时作风、战时思维,承压而上,坚决扛牢稳定就业政治责任,全力以赴保居民就业。
高位推动、狠抓落实
稳定就业更加有力
今年以来,省委书记杜家毫3次对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作出批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保就业工作情况汇报;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3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稳就业工作,亲自主持研究制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多次出席全省稳就业工作会议并讲话;副省长朱忠明上任伊始即前往湘西、怀化等市州开展稳就业工作调研,就业工作推动愈加高位。
作为就业工作牵头部门负责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奇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底盘,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要把稳就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
省人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黄赞佳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做到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千方百计保住老百姓的“饭碗”。
3月31日,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长沙召开。面对稳就业,湖南要求各地思想再重视,重点再突出,措施再落实。
4月8日,全省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部署做好就业扶贫工作。
6月3日下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省紧接着召开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以超常举措,坚决打赢这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攻坚战”。
全省闻令而动,逐级强化各级地方政府抓就业的刚性要求,推动加快建立政府负责人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机制,制定实施2020年全省促进就业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工作评价办法压实责任,重点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配合,全力做好劳动者返岗就业服务工作。
坚持应急与常规并举
政策体系持续发力
“截至目前,我们已为企业减免社保费8.17 亿元,返还失业保险费2699万元,发放稳岗、招工、吸纳就业等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今年以来,长沙高新区开行“人社直通车”,让政策直达企业,让企业应享尽享,激励企业稳定岗位、吸纳就业。
政策是稳就业工作的牛鼻子。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冲击,湖南人社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加速构建更加成熟的政策体系。
应急政策出台快。针对疫情影响严重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两大群体,紧急研究应急政策,在全国率先出台应对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八条措施,鼓励企业优先招聘、基层优先吸纳、创业优先支持、帮扶就业优先安排,精准发力稳定就业。
常规政策突出稳。注重长效常态,制定实施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十六条措施,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着力降成本、返保费、给补贴、延期限、兜底线,保持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制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着力提标准、优流程、简手续,扩大稳岗返还受益面。
推动政策落得实。真金白银全力落实落细政策,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140.95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创新传播途径,汇总发布《应对疫情稳就业政策40问》等,为群众了解政策提供最大便利。
坚持全局与重点统一
群体就业更加充分
6月24日,湖南“集中送岗位进校园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举行,现场发布岗位需求目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1万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岗位。
以群体之稳促就业之稳,以就业之稳促大局之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南人社会同相关部门坚持全局与重点相统一,大力实施农民工全面返岗、贫困劳动力就业清零、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困难人员兜底帮扶四大行动,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
助力农民工返岗就业。疫情发生以来,我省组织“返岗直通车”“返岗专列”将农村务工人员“点对点”送往全国各地企业,同时开展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工作。截至5月底,全省农民工返岗率达99.78%。
巩固扶贫就业。开展就业扶贫成效巩固专项行动,倾斜支持51个贫困县7740万元,实施生活费补贴、交通费补贴、就业见习留用补贴,通过省外输出一批、省内就业一批、就地就近吸纳一批帮助贫困劳动力找岗位、解难题。截至目前,我省99.7%的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明确省属国有企业拿出不低于50%的专门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对中小微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开展集中送岗进校园专项行动,利用80天时间,组织1万家以上企事业单位集中推送就业岗位。截至7月2日,毕业生就业率达57.21%。
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湖南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湖南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起草《湖南省社会保险补贴实施办法》,稳妥推进禁捕退捕渔民、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促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坚持当前和长远协调
就业服务更加优化
“我自力更生的决心还在,加上有党和政府的帮忙,致富的信心也未减。”拿到了上班后的第一笔工资,桃源县杨溪桥镇牯牛山村贫困户罗继新非常高兴。
据了解,为了让每一个贫困户就业,桃源县人力资源中心联系了38家优质企业,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4000余个,由县就业中心制作成岗位供给清单2.5万份,并将“湘就业”二维码印制在清单上,安排383名村劳保协理员送入19426户贫困家庭的口袋书内。同时,协同全县帮联干部实施“空城就业帮扶”行动,开展“面对面”上门就业推荐服务,特别是对返乡回流、监测户、搬迁户、零就业家庭、未脱贫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单独建立工作台账,逐个解决就业问题。
今年以来,湖南人社系统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全面开通线上失业登记,新建岗位归集制度,紧急开发“湘就业”微信平台,密集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百日线上免费技能培训”“点亮万家灯火”等主题帮扶活动,做到了“病毒隔断、服务不断”。截至目前,3696家企业通过“湘就业”平台累计发布岗位8569个,累计招聘总数37.38万人次。“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共举行线上线下招聘会340场,发动2.66万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就业岗位115.6万个,吸引39.5万名求职者求职。
下半年,湖南将加快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加速释放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潜力,抓紧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规定,支持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平台就业、新业态就业、地摊经济等多渠道灵活就业;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并加强与低保、社会救助衔接,切实兜住就业底线;同时,抓紧抓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确保全年完成培训70万人的目标任务;对重点地区、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失业监测,下大力气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加快相关补贴申领和业务经办进系统。
邦之所安,在稳民业。国之所固,在保民生。湖南人社正千方百计、多管齐下稳就业,推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为三湘大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脱贫攻坚凝聚力量。中人社传媒记者 曾鹤群 通讯员 罗赣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