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社传媒讯 (记者 刘璋景)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从7月16日开始,正式“入伏”,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三伏不是30天,而是加长版的40天,三伏天加长意味着天气会热得更久吗?气象专家表示,夏天炎热与否,是由天气系统变化决定的,伏天时间长短与夏天炎热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据介绍,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推算, 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今年是7月16日)起为初伏,第4个庚日(今年是7月26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今年是8月15日)起为末伏。一般情况而言, 初伏与中伏之间固定为10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由于末伏日期是定在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所以相隔的天数不固定,为10天或20天,今年为20天。
三伏天也往往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且最闷热的日子到来。翻看近五年长沙气象资料会发现,入伏当天,长沙最高气温大多维持在30℃以上,2018年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36.7℃。
三伏天,为什么酷热难耐?“因为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长沙市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丁玄解释,长沙的热与副热带高压密切相关。七、八月份是副热带高压势力最强的时期,在其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了。
雨水却不会随着三伏天的到来而止步。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湘西北、湘北雨日多,累计降雨量偏大,湘南少雨,干旱发展。17日至20日为降雨集中期,湘中以北有强降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气象专家提醒,需加强防范17日至20日湘中以北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和城乡积涝等灾害,高度关注澧水流域、沅水流域、资水流域、湘江流域中下游及洞庭湖区汛情发展。同时,需关注长江中上游持续强降雨对洞庭湖区防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