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效维权,还需完善维权机制

   4月19日,在上海车展现场,一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车主站在一辆特斯拉展车车顶维权,随后被工作人员带离现场。20日上午警方发布通告称,该女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随后,维权女车主公开道歉,同时表示方式会变,维权不会变。此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车主和车企之间,难免会有矛盾和纠纷。事实上,这不是相关车企第一次遇到“车顶维权”,这也不是“车顶维权”第一次引发舆论热议。站上车顶维权既不安全也不体面,于公共秩序更无益。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车顶维权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肆无忌惮”,也体会到了消费者维权的艰难之路。 
     “车顶维权”这一“闹”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自己解决问题,但消费维权岂能靠“闹”?维权之难、维权之痛一直是消费者的悲哀,面对问题,部分思路清晰也有时间和能力的消费者可以理直气壮地斗争到底,可平民百姓只能被逼得用极端的方式去讲道理,这样的维权本身又是一种“侵权”。
     “车顶维权”更不能人人效仿。对于消费者来说,急于维护自己权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更应该坚持合法原则,通过合法渠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争吵徒劳、僵持无益。正如事后特斯拉在其官方微博中所称,将心比心,真诚是最好的桥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解决问题。
     实现高效维权,需完善维权机制。一方面,可考虑设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从公共管理的边缘推向前沿。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消费赔偿先付制度,如果经营者故意拖延、无理拒赔,有关市场、商场向消费者先行赔付,再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追偿;还可探索建立“一键投诉”机制,即消费者按下“投诉键”后,收集证据、调解等主要维权事项都由消协、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从而保障消费者无障碍投诉,减轻消费者的维权负担。
    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作为,让消费者投诉有门,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成为群众坚强的后盾,保证公平公正原则,让政策落地生根,还群众一个安心。对于企业,更应该加强管理,合法合理处理相关类似事件,不能为了利益“强词夺理”,才能维护企业的形象与信誉。
  高效维权走正道才是正解,所有维权行为唯有依法而为才能实现依法维权。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