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大学生毕业季进入倒计时,就业似乎成了横亘在“象牙塔”与社会之间一个关键按钮。对此,有人说,按对了全家欢喜,按错了一筹莫展。
如何让大学生们顺利进入人生新阶段,提高就业创业率,在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期间,“就业吧”再次对参赛的全省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覆盖50多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以期通过提前摸底这一重要群体就业创业真实诉求,为进一步精准有效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近7成认为就业难,多数就业能力“缺钙”
“班上同学对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乐观。”李嵘是湖南一所二本院校的大四学生,临近毕业,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市场营销专业,虽然就业范围很广,但是来学校招聘的企业大多与预期有差距,一些“高大上”的企业更偏向名牌学校。
实际上,对于就业前途担忧的并非李嵘一人。在此次调查中,有近7成的大学生认为当下就业形势较差,认为就业容易的仅占比6.50%。其中,本科生和高职专科生选择这一选项的人数比例不相上下,也就是说“就业难”似乎已形成大学生“共识”。
对此,湖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何佳振老师分析,去年受疫情影响,部分2020届的大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自然会加大202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此同时,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42万,人数再创新高,因此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就业难”究竟难在哪?调查显示,45.16%大学生认为造成他们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差距大。除此之外, 22.20%的本科生认为是高校扩招导致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饱和所致,还有13.70%的本科生认为原因是就业信息不充分,缺乏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在高职专科生中,另有13.10%的人认为是社会就业观念趋同,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而与此同时,45.90%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所提供的就业创业课程和社会实践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何佳振表示,求职者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如外在竞争压力加大和个体对就业更有选择等。但他也同时表示:“虽然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仍存在一定压力,但也有很多有利条件有助实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如随着疫情逐步缓解,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就业市场明显回暖。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招聘岗位和求职人数呈现‘供需两旺’,因此大学生也不必过于忧心。”
多数认为大二就应接受就业指导,知名企业HR最受欢迎
就业能力“缺钙”要如何补?什么时候补更合适?调查问卷也反映出了大学生们的普遍诉求。
调查显示,在关于什么阶段接受就业创业指导比较好的调查中,有40.30%的高职专科生和31.72%的本科生认为在大学第二年比较合适。 “就业能力应和专业素养同等重要,作为将来走向社会谋得一份好工作的必备技能,等到毕业临门一脚再补肯定来不及。”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大三学生王紫认为,目前,很多学生缺少专业就业指导,如果能够尽早接受,将会让大学生更加从容地走入就业市场。
与此同时,47.76%大学生希望得到就业形势分析,44.75%希望能提供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指导,42.77%则希望在职场礼仪与沟通技巧方面得到专业点拨,其余希望依次分别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政策讲解、就业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择业观念与就业心理辅导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多数高职院校会定期组织就业指导讲座,而参加效果却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对此,调查问卷对于“希望谁来讲课”展开了摸底。54.70%的本科生和49%的高职专科生纷纷选择知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紧随其后,20.20%的本科生和19.10%的高职专科生还选择知名企业高层领导。 “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尽量参加。”对于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湖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周怡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机会不等人。她告诉记者,自己参加过上一届全省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对于周围持观望态度的同学来说,自己是“勇敢的”,同时通过活动“收获颇丰”。
调查显示,6成以上大学生参加过校外就业创业类竞赛活动。其中近4成是前两届全省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的“获益者”,并对今年“挑3”赛制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让自己的就业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