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普职融通”打通多元成才路径
两次选择实现人才共育 不以考分“普职分流”,而是经过融通学习,根据自身特长和优势选择普高还是中职,且接下来都可以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继续读大学、报考研究生……中办、国办去年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不久前生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都提出要“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相互融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可以说,“普职融通”已被视为架起“中职”和“普高”的一座桥梁,也是从“普职分流”到“普职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才能实现“协调发展”?专家建议,持续推进高中多样化办学,畅通不同类别学生的升学渠道,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普职融通等多种发展路径。“只有办好各类教育,让它们平等发展,拓宽学生成才路径,才能缓解家长焦虑。”
打破偏见 能读普高却读中职
回顾3年中职生活,柳卓丝毫不后悔放弃读普通高中的决定。当年,柳卓的中考成绩已达到石门五中的录取分数线,但她却被湘北职业中专学校干净漂亮的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深深吸引。
然而,柳卓的父母一心只想让孩子读普高。他们听说中职学生大多行为习惯和基础素质较差,不希望女儿待在这样的环境里。经过几轮“谈判”,父母最终没能坳过倔强的女儿。柳卓相信,在普高只能当“小透明”的自己,或许能在中职学校获得涅槃重生的机会。
刚进学校时,目标、梦想对柳卓来说还是未知数,但就在新生军训期间,她迎来了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形象出众,柳卓被班主任周敏排在第一排第一个。周敏问她:“排头兵动作要最规范,眼神要最坚毅,身姿要最挺拔,你有信心成为大家的榜样吗?”
“我真的可以成为大家的榜样吗?”这是柳卓第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但随之而来的压力和挑战让她产生了自我怀疑。周敏看出了她的不自信,于是鼓励她:“试试看,老师相信你!”第一次从老师口中听到“相信”,给了柳卓很大的鼓舞。接下来的训练中,她始终坚持按高标准完成训练,最终凭借优异表现获得“优秀学员”荣誉。
从此,“成为大家的榜样”这一目标在柳卓心中埋下了种子,帮助她越走越远。如今,她成了学校里最闪耀的新星,先后在黄炎培职业规划大赛、湖南省文明风采大赛征文和演讲比赛等赛事中获奖,身影经常出现在学校节目中、运动场上、社团活动里。柳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目光越来越坚定,她开始主持国旗下的讲话,作为学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更是在高三时获得中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前不久还被推荐为常德市优秀班干部和优秀学生。
摸索探路 给学生更多选择机会
2018年6月,醴陵市陶瓷烟花职校学生潘玲与其他3名同学顺利通过融通模式考核,成为醴陵市第四中学的学生。如今,她已经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一名大学生。醴陵市陶瓷烟花职校副校长甘旭表示,两所学校已成功实现融通的学生有25人,其中2017级3人、2018级5人均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进入本科院校学习。
据了解,在普职融通试点班,文化课教学由试点中职学校和对口试点普通高中共同负责,专业课教学则由中职学校主导。中职学校集中管理试点班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而教学时间、文化教材、教学内容、检测反馈则与普通高中同步,实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命题、统一组考,提高了育人质量。
2016年,株洲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普职融通协同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到2019年9月,全市共有7所高中阶段学校参与试点,涉及2040名学生。试点学校在招生管理、教学组织、师资共享、课程建设、学分管理、融通考核、学籍管理、资助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试点项目多次在全省职教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株洲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学校成立了联合招生录取工作小组,统一宣传、统一网上志愿填报、统一录取,还联合组建试点班教学团队,共同制订“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试点普通高中的人文素养选修课程向试点中职开放,供试点中职学生选修。试点中职的实训基地向试点普通高中开放,供试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职业体验。
“普通高中优质的人文素养课程走进职业学校,推进了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职业学校的优质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走进普通高中,丰富了普通高中课程综合改革,促进学生提高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家长、社会的充分肯定。”该负责人表示,试点班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一生一案,发挥导师制引领作用,让导师和其辅导的小组成员一起组队参加各类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比赛,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拓宽路径 缓解教育成才焦虑
多年来,中职教育因办学质量不高、成长“天花板”过低等诸多因素,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可按相关规定在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贯通招生和培养。
“通过中职和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扩大进入高职或再进入本科院校深造的机会,让家长和孩子看到接受职业教育后成为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广阔前景。”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所长王江清表示。
“普职融通是家长关注、学子企盼、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急需的一件大好事。”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毛政珍坦言,普职融通后,家长不再为孩子中考后可能被分流而焦虑,学生不再为争上普高而背上沉重的学习担负,甚至影响身心健康成长,企业和社会不再担心因缺乏满足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陷入困境。
不过,普职融通制度虽已建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现实困难。职教高考模式目前还不够成熟,当前的高等学校专业大类是针对行业设置,其涵盖专业领域招生考试科目课程与中职相关专业课程基础关联度不足,按专业大类招生的职教高考科目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同时,中职学校升学与就业目标的差异,容易导致各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难以适应办学目标的调整。“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在做好就业教育的同时,转变观念,研究职教高考,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适应当前形势的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长沙湘麓医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贺树华说。
“我认为,普职融通可以通过在中学增设相关课程,讲授一些实用技能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相应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尽早建立认知,从而在中考后不至于因分流政策而感到过度焦虑。”长沙航天学校校长廖万忠表示,中职学校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前往中学,通过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研学等方式,带领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兴趣小组,让中学生提前了解职业教育。同时,中学生也可以前往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场地,体验和感受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提早感受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能,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在中考结束后作出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廖万忠表示。
刘镇东 黄京 杨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