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碧娥:从“肠”计议 让“猪宝宝”健康成长

   谭碧娥,女,1979年11月出生,宁乡人,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饲料营养价值评价与资源利用岗位科学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动物营养生理与代谢过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

 
        见到谭碧娥教授时,她正和学生们忙乎着,在一众学生中虽然身材纤瘦却不失威严。“可能我天生长着严肃脸,给人一种不好接近的感觉。” 她又赶紧笑着补充,“其实我还是很随和的,大家熟悉之后就能感受到。”
        的确,经过时光和风雨打磨后,谭碧娥正是绽放从容和睿智光彩的时候。而且,别看她一副纤瘦的身板,这位在“养猪”领域深耕20余年的学者曾经也是在猪圈里干完配饲料、取猪粪尿等脏活儿、累活儿后,顶着一身“浓烈”的气味,还能“胃口大开”把饭店老板吃出苦瓜脸的“狠角色”。
        如今,有着耀眼履历的谭碧娥,依然保持着一颗谦逊淡然、踏实专注的科研之心,“我就是喜欢这样单纯地做科研,这让我很快乐”。
 
养好“猪宝宝”  培养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刚读大学时,谭碧娥坦言对自己所学的动物医学专业“还没有认知,算是被动学习”。直到在研究生阶段,师从时任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印遇龙后,她的科研人生才从此开启。
  “老师平常也不会和我们说大道理,总是针对问题,切中要害,不绕弯子,然后就是风风火火地干。久而久之,我们也跟着形成了实干的风格。”在印遇龙院士的耳濡目染下,谭碧娥逐渐对生猪健康养殖有了认知和积累,也激发出了探索的兴趣。“有些事情,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能激发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如何保障猪肠道健康,让人们吃上健康美味的猪肉,是谭碧娥给自己培养的兴趣。
  “肠道生长是动物生长发育的核心和快速生长的基础。由于仔猪的肠道发育不够健全,断奶极易造成肠道屏障损伤继而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及腹泻,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养猪生产中总死亡率50%~70%,肠道健康是实现生猪生产性能最大化的关键。”谭碧娥说,因此,仔猪生产中最重要的科学问题就是肠道发育和健康。
  在印遇龙院士的指导下,通过对仔猪营养代谢与肠道健康调控的多年研究,谭碧娥团队揭示了仔猪出生和断奶后肠道时空发育规律以及肠道结构功能与仔猪生长的关联,阐明了猪肠道营养感应利用与应激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建立了仔猪肠道发育和健康的调控技术,开发了系列乳仔猪料,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的仔猪断奶后腹泻、采食量低和生长阻滞的瓶颈问题。
  现在,身为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的谭碧娥,结合国家种业科技创新战略需求,更多的研究精力投入到地方猪的基础研究和产业服务中。如何充分利用宁乡猪耐粗饲料、抗逆性强、肉质鲜美这些优势性状便是谭碧娥目前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比如,挖掘宁乡猪一些特有的肠道微生物,用于生猪生产中,可以提高对地方粗饲料的利用,提高动物机体的抗病抗应激能力,改善猪肉的品质等。“我一直谨记老师的教导,科研工作一定要面向国家需求,围绕解决生产问题,坚持为产业服务。”
 
    纯粹“螺丝钉” 科研“舒适圈”是半小时内
 
  “从2010年博士毕业开始就一直专注猪肠道营养领域研究,算是有了一定的积累。”“积累”两个字,几乎已经成了谭碧娥的口头禅,甚至成了她的“执念”。
  “已经推了几个学术报告的邀约,我觉得还要等再积累一些,才能去和大家分享。”谭碧娥把这种“学术宅”归结为自己个性上的腼腆,但换个角度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纯粹的科研态度呢。
  和学生待在一起做科研,沉下心来看文献,累了就去健身放松心情……这是谭碧娥喜欢的一种科研状态。“我喜欢踏踏实实地搞研究,愿意做一颗科研的螺丝钉。”
  谭碧娥的家离学校很近,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多就到了办公室,梳理一天的工作,坐下来安静地读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文献,了解领域的前沿进展,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这看起来颇有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境界。
  “我常常和学生说,如果要做成一件事,就一定要坚持,最好是固定在一个时间点坚持某一件事。比如,你可以每天固定在早上的一个小时内背英语单词。”当一个人将一件事情坚持下去,做的时间够久,便会有足够的成就感。比如,谭碧娥十几年来坚持的,就是她一定会在每天的早晨从文献中汲取科研灵感。
  “我不喜欢在通勤路上花超过半小时的时间,不然就有些焦虑。”谭碧娥笑称“半小时”是自己的科研“舒适圈”。她认为花在路上的时间越“精简”,工作的时间就越多。
 
    佛系“笨妈妈” 简单生活总要记得微笑
 
  在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王婧看来,谭碧娥在学术上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威严型”导师,又是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服务型”导师。学生的试验进展,她都会及时地跟进;学生的论文从整体框架到格式和语言,她都会认真修改。学生遇到难题,她总是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尽管不是自己名下的学生也都会有求必应,“没什么架子,总是很真诚”。
  “威严”和“没架子”,两个矛盾的词,用在谭碧娥身上却很贴切。对于学生,她严格要求,与学生讨论起问题来总是有一说一、不绕弯子;但和学生聊天谈心的时候,她又非常平易近人。用谭碧娥女儿的话来说,就是“长了一副威严的样子,生了一张笨笨的嘴”。
         “女儿是家里的‘精神领袖’,她会时刻提醒我多笑笑,会带给日常生活很多仪式感。”妈妈也很“听”女儿的话,不仅常常让自己保持微笑,也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我比较‘佛系’,不会强求她去兴趣班、培训班,有空时会陪她疯玩,陪她一起读读书,简单的日子就很充实。”
  今年3月8日,谭碧娥获评湖南省三八红旗手。走下颁奖台,她依然是那个低调温婉的青年女教师——一如既往地沉浸于科研和教学,定期运动打卡,生活中有高山流水的优雅,有星辰大海的远方,还有诗意花香的浪漫,如沐春风,充满活力。
  给科学一份纯粹与深潜,为生活填上简单和洒脱,这或许便是谭碧娥向往的生活。
雷蕾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