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名山有风景

  对游客来说,观瞻有高度和情怀的山,通过游览品味其中的内涵,不仅可以散心,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高士山便是这样一座山,我们几乎每年都要上山观拜旅游。

  高士山原名鸣谷山,取“山鸣谷应”之意。宋仁宗景佑年间,牛田一读书人尹安仁在山里结舍读书。时任泰和知县黄庭坚特意前来拜访,山清、水碧、石奇、林茂的宜人环境令他甚是欣喜,临别时挥笔写下对联:山以高而秀,名因士乃传。鸣谷山从此改名高士山。

  高士山是我国古代360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一座有千年历史,集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合一的名山。高士山景区分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景点坐落在高士山脚下,后山景点位于高士山顶。从山脚一路委蛇上行,踩着水泥铺成的石阶,亭亭翠竹映入眼帘,淙淙泉水从天而下,落入清澈见底的小潭,惊起阵阵清凉。斑鸠云雀鸣唱,阳光斑驳,似人间仙境。

  爬行3000多阶后,便到了高士山顶,这里有高士坛庵、观音大士阁、近天尺五亭、仙人洞、欢虹台等景点。道观左侧是尹安仁跟好友黄庭坚的读书堂,虽是普通的民间屋舍,却因其源远流长,吸引了不少游人参观。高士坛庵周围的古榕树和香樟林绿阴如盖,苍虬参天,山风拂来,白鹭、云雀翩飞啼鸣,如沐春风般惬意。

  在远离庙宇的绿雾中,还有一座掩映在绿雾中的红军坟。这里安葬了一位不知姓名的红军战士。当年,其因为掩护百姓转移壮烈牺牲,当地群众后来把他埋在高士山顶以示尊敬。站在墓前,刹那间,高士山那逼人的仙气涤荡着我的心胸,让人不由得深刻领悟到“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真正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