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住在乡下,住瓦房、吃粗粮,身体一直很硬朗。不久前,我和妻子驱车回家为母亲庆祝七十大寿。到家发现母亲不在,邻居说她去摘花生了。等我们赶过去时,母亲已经摘了两大袋花生准备往回拉。秋天的阳光也很毒辣,母亲的脸和手臂被晒得红红的。
“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怎么也舍不得休息一天啊?”妻子有些心疼地问。“一辈子劳动惯了,闲不住。”母亲笑着说,“再说花生、芝麻都成熟了,耽误不得。”我把花生拉回家,妻子则帮母亲做饭。吃完饭,母亲又去摘菜,还安排父亲敲几竹竿板栗,说都是我们喜欢吃的。
闲不住的母亲,留给我们的往往是背影,一把年纪还整天在地里忙碌。回家不是喂鸡就是挑鸡粪,要么晒这晒那,进进出出,一刻也不肯休息。我们常常劝母亲歇口气,她总是说闲不住,只要不动就觉得浑身难受。就这样,母亲除了睡觉外很少闲着,即便跟邻居聊天,手里也要做点什么。
我们有了孩子后,把母亲从老家接到了城里。起初母亲有些不习惯,时间一长就慢慢适应了。不过,她仍然是个闲不住的老太太:地板擦了又擦,在不大的阳台上变着花样种花,洗奶瓶、晒尿布,仿佛永远不知疲惫。其实母亲很辛苦,她倒在床上很快就能听到鼾声,但她不愿意闲着,而是像一颗陀螺围着我们转个不停。
母亲很少生病,耳聪目明,记忆力也特别好,城里的老人家都非常羡慕,纷纷向她讨教养生秘诀。母亲笑着说:“我一个农村老太婆,哪里懂得养生,就是每天不让自己闲着,什么都做,健体又醒脑。”
□ 红安 赵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