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这是自该《规定》试行版出台以来,党中央时隔7年对之的进一步完善。它既是保持百年大党生机活力的战略考量,也是推进党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成果。《规定》指出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不仅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也是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对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既是对工作中不主动担当作为、缺乏信心与斗志的行为的打击,也是对踏实干事、勇于担当的好干部的支持。要使“能上能下”成为干部常态,关键是要有精准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作支撑,让干部的“上”“下”都有理有据。
要盯紧考评认定环节,健全完善务实有效的考评制度,坚持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换届(任期)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充分运用调研谈话、重大斗争一线识别、无任用调研等办法,以及巡视巡察等成果,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真实情况。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条件,注重群众评价,适当扩大群众和关联对象参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比例,将一些虽然够不上违纪违法,但让群众糟心痛心寒心的言行也纳入监管视线,确保真正将人民满意的好干部用起来,把履职弱、作风虚的干部拉下马。
此外,“能上能下”是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方式,能帮助他们跳出“舒适区”,让浑水摸鱼、躺平干部没有位子,保持危机感、紧迫感。多在平时观察干部,能动态掌握干部现实表现,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或者轻微问题,更及时给予提醒、引导、批评等,并对向“下”靠近的干部及时地“拉一把”,让整个干部队伍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强化初心意识、担当意识,在成长的路上把准方向、少犯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住权力关,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中央出台《规定》,彰显了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也体现了对领导干部的爱护和严格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戴得稳“乌纱帽”,才能赢得各方好评,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兴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