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排头兵”孟赛:让每位患者都能自由呼吸
中人社传媒记者 周纯 李娜 饶爱文 通讯员 周瑾容
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呼吸治疗师走进大众视野。他们作为离“敌人”最近的“战士”,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却是这场“战斗”中不可或缺的“重症排头兵”。
孟赛就是其中一员。她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治疗师,其所在的呼吸治疗专科统管全院243台呼吸机,团队15名成员被分散到内科、外科、儿科、重症、抢救室等各个科室。他们更是重症病房的标配,孟赛负责的便是急诊ICU。
早上7:50,孟赛换好白大褂,准点来办公室查看记录板上各科室和呼吸机对应使用情况,并及时做好调配。
最近半个多月来,许多新冠感染患者都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需要呼吸治疗支持。“前方的呼救有多急,我们的脚步便有多快。”抢救、转运、气道清理、指导患者呼吸康复训练……孟赛和团队成员们每天都如脚下踩着“风火轮”,在全院40多个科室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我们与医护人员的专业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我们各自从不同的专业领域、角度,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并综合为病人确定最优化治疗方法。”孟赛将他们与医护人员的关系比作众人划船,通过协作发力,以达到共同的目的——帮助患者康复出院。
省人民医院呼吸治疗专科由急诊医学兼呼吸治疗专科主任韩小彤创立。她介绍,专职、专业地做好呼吸治疗工作,对于危重病人整体治疗照护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意义。其能将气道管理和呼吸治疗相关的工作做得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小到雾化治疗、呼吸道排痰,大到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设备的精准操控,还有危重病人转运,都非常需要。
交班是孟赛每天工作的重点之一。自早上上班,她要参与全院机械通气患者的交班,再与夜班呼吸治疗师在急诊重症病房床旁进行详细交接,还要与医生一起进行每天例行查房。
“我们要时刻打起精神,绝不能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否则就可能影响到病人的治疗。”孟赛如今基本整天都在急诊ICU,负责15名患者呼吸治疗。这些患者又被分配给了4组医生,她则需穿梭于各个床位,各组医生查到哪,她就跟到哪。
“呼吸治疗师需要关注的很多,要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与手段。病人病情一旦出现变化,治疗方案就要从细节上梳理与调整。”孟赛和医生一起了解患者体征、用药、血常规等指数,进行呼吸情况评估,商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熟练地调整呼吸机参数。
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氧合情况,帮助提升血氧指数,常运用到呼吸治疗中。孟赛每天早上、下午都要为患者翻身,对于体型瘦小的她来说确实有些吃力。她一上午已为7名患者翻身,流了一身汗。
2011年,孟赛正式进入呼吸治疗行业,彼时,对她甚至整个湖南医疗行业来说都是较新的领域。2010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创立全省首家呼吸治疗专科,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临床得到了充分应用和认可。
孟赛说,与呼吸治疗打交道越久,越感觉这个职业难度系数高、要求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够用,尤其是在面临医疗技术和手段不断发展、病人情况复杂化的形势下,更要不断学习。
“为患者多争‘一口气’”
“我们插管是为了挽救患者性命。自他们插管、接上呼吸机的那一刻起,每天我脑子里想的都是怎样通过专业的治疗,帮其渡过呼吸难关,顺利康复出院。”孟赛说,为患者“多争一口气”,就为医生多争取了一些时间跟空间,以更好地进行抢救、干预。
2022年,孟赛曾接手一位因溺水住进急诊ICU的20多岁小伙子,他上呼吸机时间很长,肺部情况特别差。孟赛每天守候在床旁,给他提供呼吸支持,陪着他闯过了感染关、出血关等。后通过康复训练,他成功脱机,康复出院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我的病人拔管康复,这也是家属、医生共同的心愿。”孟赛说,帮助患者脱离呼吸机意味着他们渡过了最危难的生死关,可以转去普通病房,等病情稳定或康复后顺利出院。
谈及印象最为深刻的病例,孟赛向记者讲起了一位76岁老嗲嗲的故事。他因慢阻肺导致昏迷,病情严重,住进了急诊ICU,经历了2次插管。老嗲嗲一路走来特别难,但在面临病痛的折磨甚至死亡威胁时,他却特别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你什么时候带我去遛弯,去五一广场玩咯?”“你加油,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就是这样幽默、暖心的互动,给了孟赛极大的勇气与信心,老人家也终于在45天后康复出院。
“病人的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倾心付出,大家的互相信任都相辅相成。”孟赛说,庆幸自己选择在医院工作,让她更懂得感恩与珍惜。
“我那时基本都不能看抢救,尤其是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因为自己情绪会崩溃,跟着家属一起深陷其中。”孟赛说起自己刚入行时对生死的体会。后来,她开始有意识地选择性回避,慢慢调整,尽量让自己不要陷入情绪当中,“因为还有其他的病人等着我去救治”。
孟赛也慢慢看淡了生死。“这都是自然规律,医护人员能做的是竭尽所能去救治患者,但有些也是无力回天的。要多关注活着的人,给他们更多温暖与信心,应对生活。”
“我期待能够准点下班”
“我们医务工作者没有‘准点下班’的概念。”孟赛说,他们习惯先要把自己负责的病人处理好,待病情稳定,做好交接班,才敢安心下班,不然走在路上都会担心病人情况恶化,随时要返回医院。“我期待能准点下班,这意味着没有危急抢救的病人。”
每次与家人通话,孟赛总是用轻松的语气说:“别担心,我很好,吃得好,睡得好。”事实上,她有时忙得连睡觉、吃饭的时间都很少,但她不想让家人担心,习惯了报喜不报忧。
近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感染者增多,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上机人数极速增加。孟赛所在团队除了高强度的工作,每天更是与新冠病毒近距离接触。团队15人,“阳”了14人,他们怕吗?她说:“怕过!我们也担心哪天自己就倒下了。”
“当我们披上白大褂,推着呼吸机走进抢救室,看到满屋子急需输氧、呼吸困难、急需抢救的患者,那一刻,害怕与身体不适感就神奇般地消失了,脑子里想的都是马上投入‘战斗’,为患者‘供氧’,开展抢救。”说到此,孟赛眼里闪着光。
忙的时候,孟赛及同事把转运单写在袖子上。他们还将鼻导管和储氧面罩进行改装,组装成新的氧疗器具,同时在面罩里增加两路氧源,指导能耐受的患者采取俯卧位来改善缺氧,维持血氧饱和……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成了一场场接力救治。
“只要患者有需要,我们就得出动,一刻也不敢耽搁。”孟赛跟呼吸治疗专科的所有同事们时刻准备被召唤,他们每个人都要负责多个楼层病房,每日定期3轮查房和24小时电话随时接警。
孟赛说:“我们是平凡大众中的一员,清晨我们穿着普通的衣服乘着地铁、搭着公交走向医院,那时的我们是刚和女儿告别的妈妈、刚和老公分离的妻子、爱耍帅的小哥哥、爱撒娇的小姐姐。可当我们穿上白大褂,推开急诊大门走进呼吸治疗专科的那一刻,便只是白衣执甲的‘战士’,首先考虑病人健康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