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
银发母亲领应届生女儿“探”岗位
“你们这个岗位主要做什么?”“薪酬待遇怎么样?”“晋升通道如何?”1月31日,长沙人才市场,一对母女引人注意。母亲满头银发,声音有力,女儿戴副眼镜,背着黑色背包,文静话少。
上前打听后才知道,女儿就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今年毕业,母亲是一位县城机关退休干部,为了让女儿提前适应角色,母女俩决定春节过后提前返程,通过逛才市“先上一课”。
母亲刘兰艳告诉记者,女儿对找工作没什么概念,包括岗位要求、晋升通道、发展前景等。这次出来相当于探个路,也顺便给女儿上堂求职课。她表示,工作倒不着急找,如今年轻人“慢就业”也能理解,但“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更不是对用工市场一无所知。只有心中有数、手上有活,才能做到即便“慢”,也慢得不忙慌不焦虑。
在当天的招聘会上,母女俩咨询了6家心仪的公司,岗位涉及新媒体运营、总裁助理、办公室文员等岗位。刘兰艳说,下一步还会带着女儿去公司考察,找工作像选对象一样得慎重。
女儿陪“60后”母亲找到销售工作
“不好意思,我以为是您女儿找工作呢!没关系,欢迎您来了解我们公司,请问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呢?”2月4日,湖南人才市场,在中国人寿湖南省分公司招聘展台前,一对来找工作的母女,让人事经理刘先生产生了美丽的误会。
原来,这次来招聘会,是女儿特地陪伴母亲来寻一份合适的工作。母亲张东梅近三年一直离乡背井在长沙带外孙女,如今外孙女上幼儿园,其奶奶承担起接下来的照顾工作。由于老伴走得早,女儿何慧怕母亲回永州老家孤单,想让她留在自己身边。张东梅初步同意,但前提是能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既能打发时间,又不会给女儿增加负担。
达成一致后,母女俩在微信订阅号中看到湖南人才市场有招聘会,便一早从河西赶了过来。
张东梅早年在家务农,开过小卖部,今年虽然60岁出头,精神头还非常好。女儿介绍,母亲身体好,能干肯干,而且爱与人攀谈,工资没有要求,只要干得来,人家不嫌弃就行。
说这话时,张东梅一刻没闲着,每张招聘简章前都停下脚步认真寻找那个她“干得来”的工作。跟随母女俩的脚步,记者一同走了4家企业。间隙,张东梅似乎有所获地告诉记者:“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找工作还得来招聘会,年轻人网上找工作可不适合我们。”
一个半小时后,张东梅与2家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均为销售岗位,工资按底薪加提成,如果干得好高薪也不是问题。张东梅心里有了底,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她说,还想再看看,“工作嘛越逛越有”。
叔侄结伴来长,或“打包”进公司
穿着黑色厚夹克,皮肤黝黑,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高国玉和高胜利是叔侄关系,年前俩人在江苏一公司分别干焊工和普工,工资多时每月高达8000多元。经历了疫情三年,因有家难回的不得已,叔侄二人决定趁这次春招在湖南找一份工作。虽然学历并不占优势,但二人分别12年和6年的工作经验成了求职的“敲门砖”,尤其是一技在手,找工作便显得更顺利了一些。
“这个岗位需要焊工证吗?”“要不要会看图纸?”“加班多不多?”“包不包吃住?”在湖南恒升热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展台前,俩人轮番提问,招聘负责人一一回答。
在该公司的招聘简章上,焊工需求12人,普工需求5人,年龄要求最高不超过50岁。高国玉今年53岁,他试探着问道:“年龄能不能宽限几岁?”负责人李女士答道:“重点看技能,年龄大几岁也没关系。”
通过进一步了解,李女士诚邀二人能一同去公司做进一步了解,同时还亮出了揽才的“杀手锏”:除了工资以外,公司还提供保险、食宿、健康体检、生日福利、节假日福利等。
叔侄二人相视一笑,“打包”一起进公司,是他们此次来找工作最满意的结果。收到邀请,高国玉笑道:“这不巧了,以后要真去韶山工作,那离家可就近了。”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