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引未来
百名省级职业导师进校园分享“成功秘籍”中人社传媒记者 周纯 巩如泉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中之重。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如何有效助力这股新生力量充分融入社会?
湖南省人社厅早部署、早安排,在去年11月11日启动“稳企业·保就业”活动之“百名导师进校园”。持续近5个月百名省级职业导师走进了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等省内20所重点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以导师分享追梦故事、答疑解惑等形式开展政策解读、求职准备、面试技巧、职业兴趣、职业技能、职业规划指导。
其中,有从农村走出来的轨道“1号员工”戴旺、从打工妹到贴膜“女王”的李洪梅、山村留洋妹子张凤,他们鼓励学生,无论出身如何,通过努力奋斗也能成功“逆袭”;“传奇猎人”李珍文、创业“大侠”段小桃、网络“淘金者”伍勇启发学生,年轻人要敢于“折腾”,挑战不可能;“百变大佬”王伏虎、乡村极头部主播龚红玉、学霸创业达人魏巍则分享了职场上“逆行”选择,他们说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还有00后青年创业者王淑禾,她告诉大家大学生创业也有无限可能……
如何答好人生“选择题”?
“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考研、就业还是创业,从事稳定还是有挑战性的工作,就业方向偏向于专业相关还是自己热爱的或擅长的,进入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学会答好这些“选择题”,是每位大学生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选择没有对错、优劣之分,但它会影响你之后的一段路,甚至接下来的人生。到底该如何选择?
“你可以通过‘三问’问自己,即‘我是谁’‘我想去哪’‘怎么去’。”中信集团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忻发现,有部分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对于未来很茫然甚至恐慌。
张忻进一步解释:“这些还是源于未知。一是对自身的未知,二是对社会就业情况的未知。”她为此建议,多从自身的优劣势、爱好、专业等进行自我挖掘,每个人情况不同,得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有一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地理专业的学生表示想成为自己喜爱的房产经理,但心里又有两道难以跨过的坎:能否接受“自降身价”到低门槛行业,能否接受未来不稳定的工作性质或者失败打击。
“不安于现状,想要挑战,就要有接受最坏结果的勇气。而且在面对人生众多选择时,我们都不应该给自己设限。丢掉束手束脚的标签,自信勇敢地去抓住机会,让自己保有钝感力,才能提升抓住机遇的敏锐力。”华凯易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杨长清的一席话让这位学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闯一闯,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而湖南创星科技集团总裁王伏虎则以人生3次身份转变告诉大家,年轻人在面对就业选择时不应陷入“央国政”。他还以稻盛和夫“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成功方程式给了年轻人选择与努力的方向。
如何获得职场“超能力”?
“‘武功’是脚踏实地练出来的”
有人把职场比作“江湖”,还常常期待能受高人指点或得到“成功秘籍”。记者在这系列活动中发现,这些即将走向职场“江湖”的大学生们最关心的还是学历、经历、能力、竞争力等话题,他们积极向导师提问互动,希望提前储备职场“超能力”。
“没有漂亮的学历,也缺乏经历,我该怎么从求职市场脱颖而出?”“企业更看重求职者的学历还是能力?”……
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博文发现,面对逐年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很多学生先想到的是“卷”学历。
“提升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单纯只为学历是不可取的。”山河智能人力资源总监肖伟说,在不同行业和职位对于学历和经历要求是不同,二者都很重要。而在实际求职过程中,应该注重能力提升和经验积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获取相应的学历和资格,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曾经的“兼职达人”段勇芝摇身一变成为成功企业家,她回顾一路经历说:“人生每个阶段的路都不白走,每一步都算数。”
“脚踏实地练出来的‘武功’不一般。”湖南省轨道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旺靠努力从小乡村走向了自己憧憬的大世界。他曾在支援西藏期间,住着羊棚改造的宿舍、天天吃泡面……却由此练就了一手测量好功夫。他回忆,那段时期成长最快、最值得纪念。
而00后创业者王淑禾分享创业经验时表示,所有的成绩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她从大一就开始的实践调研到如今的创新创业,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
还有不少导师提到,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亲身实践都是积累经验与资源的好方法。尤其是在求职过程中,其已成为大多数求职者的“必填项”和企业眼中的“加分项”。因此,他们鼓励大学生们多利用空余时间实践,这才是提高竞争力的“秘籍”。
如何让青春不再迷茫?
主动创作自己的人生“脚本”
在活动现场,有部分学生表示,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是盲选,不了解所选专业,更不清楚未来的职业方向。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人生的导演,精心规划,写好关于未来的‘脚本’。”杨长清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很有必要。
威胜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李婷则进一步表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不应局限于为毕业生提供最新招聘信息,开展简历写作技巧、面试技巧、制定就业计划等讲座,还必须按照求职者的自身条件,量体裁衣,个性化地提供帮助,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和职业规划的引导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那么,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剑桥学霸魏巍提出了方法——“四问”,即问“我是谁”,清醒地对自己优缺点进行深刻分析;“我想干什么”,了解自己心理趋向、兴趣、目标等;问“我能干什么”,涉及个人的能力、潜力、韧力、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等;问“外部环境怎么样”,调动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如社会、家庭、学校、职业等一切外部因素。
有学生发出了现实的疑问:“薪资三四千的工作要不要去做?”
“找工作时纠结于薪资很正常,但不要只纠结于眼前的薪资,因为它是动态变化的。要不要去做,还是取决于这份工作经验是否有助于你未来的发展。”湖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厉敏还介绍了认识自己、了解环境、科学决策、实施策略、评估调整等五大步骤,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规划。
“我认为这类活动的真正意义不止于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情况、解答疑惑,更要将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落地。”跟张忻一样,有不少导师带着岗位来到校园,立马提供机会与舞台,实实在在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