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三聚三提”推进工伤保险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株洲市以“三聚三提”有效举措,推进工伤保险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聚焦政策提能,做大超龄人员参保扩面“蓄水池”。为做到“应参尽参,应保尽保”,该市以“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为抓手,着力推进建筑项目、公务人员、基层快递网点等群体参保。2022年新增建筑项目参保131家,全市农民工累计参保19.9万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目前全市公务员(参公人员)参保率达90%以上,预计今年6月底前可实现全员参保;发挥醴陵市作为全省唯一开展超龄人员参保试点县市作用,探索将658名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纳入工伤保障范围,保障其在继续就业期间的劳动权益;出台《株洲市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参保范围与主体、缴费基数与费率等基本内容要求,完成24家基层快递网点、463名快递人员参保登记。截至2022年底,全市工伤保险参保达到58.15万人。

  聚焦管理提效,织牢基金运行“安全网”。该市以“规范管理、精准防控”为目标,强化定点机构管理、工伤认定鉴定、基金风险防控、待遇权益保障。2022年全市签订工伤保险定点协议医疗机构47家,并加强对其事前、事中监管;依法依规做好工伤认定鉴定,针对复杂疑难案件,建立内部定期交流研讨制度和行政司法协调指导机制;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实施办法》,印发包括47项具体制度的《内控制度汇编》,构筑起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2022年追回工伤违规领取金额7.9万余元;2022年按季拨付各县(市)工伤保险基金累计9337万元,统筹拨付攸县统筹前基金缺口1006万元,大额医疗费用和工亡待遇等支出及时发放、精准无误,保障工伤职工基本待遇权益。

  聚焦服务提质,跑出惠企便民“加速度”。该市以“服务社会、助力发展”为导向,多渠道开展工伤预防,多途径推进康复管理,多举措优化经办服务,多方位落实惠企政策,切实为企业群众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如规范工伤康复协议签订考核,完善工伤医疗费支出结构,将早期康复纳入基金支付范围,在医疗救治早期开展关节损伤、烧伤、神经损伤等康复治疗;引导定点机构优化康复申请流程,实现救治、康复与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服务有效串联;实行前台后办、一站式办理,收办分离、先审后录,推广网上申报系统,实现协议机构网上结算、长期待遇人员网上认证;严格落实阶段性缓缴特困行业工伤保险费政策,为88家企业办理工伤保险费缓缴216万元;全面落实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共为企业降费减负7498万元。

  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