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20亿元人才支持基金 湘江新区的底气和信心从何而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何将科技、人才和创新有机结合转化为区域发展强劲动能?日前,湖南湘江新区设立20亿元人才支持基金,将全部用于投资尚未在新区设立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助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初创项目发展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越是早期项目风险就越大,故社会资本往往对投“早”投“小”缺乏动力,更倾向于布局中后期项目。那么,湘江新区此举底气和信心从何而来,这支基金将具体如何运作,又会给区内创新生态带来何种影响?
 
亮点
为创新买单 专注投团队
  调节市场化配置创业资本存在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引导基金自诞生起就承担的使命。据悉,湘江新区此次设立的人才支持基金定位为母基金,采取“子基金+直投”双模式运作,用于投资尚未在新区设立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以投带引”让创新项目落地新区,是专注投团队、愿意做原始股东的政府引导基金。
  哪些高层次人才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获基金垂青呢?《湖南湘江新区人才支持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申请人需获得国家、各省、各省会城市或新区高层次人才认定;或是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或各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获得者;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不少于一项高价值发明专利;或在所处行业领域有突出贡献;或是45周岁以下,拥有博士及以上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科研人才,且实际在新设企业全职工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需为国家、各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或各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获奖项目,或是获得过不低于500万元财政性资金扶持的研发项目。
  同时,为实现政府引导基金“领头”、社会资本“竞跑”的效果,湘江新区人才支持基金将充分让利社会资本。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支持基金参股校友基金,出资比例不高于20%且不超过6000万元,可全额让渡超额收益给基金管理机构和其他出资人;创新推出直投项目让利联合投资方机制,最高可让渡超额收益的90%。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直投还是参股校友基金,若亏损则人才支持基金与其他出资人同亏损;若盈利,则人才支持基金充分让利。对此,湘江新区产业发展基金委员会相关人员表示:“我们的初衷不是追求资本上的利,我们要的‘利’是创新生态。通过人才支持基金联动高校资源,将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紧密融合,帮助创业团队赢在起跑线,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助力新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为确保这个“高收益”,承担投种子、投团队的高风险,湘江新区在省内率先出台尽职免责办法,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基金相关人员只要符合尽职要求就免责,为运作人才支持基金创造了条件。
 
优势
“科创+基金”双引擎驱动
  岳麓山下高校聚集,科研院所林立,科研人才济济,创新创业近年来蔚然成风。早在2018年,湘江新区便拿出10亿元设立中部首支天使母基金,突出资本助力、科创合作、平台支撑,着力打造创新创业领航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截至目前,这支基金共投资157个项目,先后培育伊鸿健康、茶颜悦色、汇思光电等明星企业,进一步发挥了政府引导基金的“聚焦器”和“放大器”效应,补齐了双创投资短板,浓厚了双创氛围。
  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为核心,湘江新区汇聚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一批国家“双一流”高校。该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新区直属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国家级新区第二;入选市ABCD类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市48%,人才总量占常住人口比例为38%。全省“四大实验室”布局新区,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10个高端平台高效运行,国家、省级创新平台突破650家。
  “人才支持基金以‘创业合伙人’身份为创新保驾护航,解决了创业团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缺少投资的关键问题。岳麓山大科城聚集了大量高端人才和创业团队,人才支持基金无疑将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助力岳麓山大科城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高端人才集聚地。”相关负责人说。
  新区的科创环境为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沃土,若想实现创业种子萌芽生长,还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近年来,湘江新区围绕股权投资做引导,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5年发展,已运作的引导基金(含专项基金)达27只,母子基金群总实缴规模超58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900余个,总投资额超530亿元,初步形成了覆盖0—1(种子投资)、1—2(天使投资)、2—N(风险投资)不同阶段的基金体系,为新区企业发展壮大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支持。
  本次新发布的产业发展基金体系除人才支持基金外,还囊括科创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上市企业投资并购基金和重大项目专项基金,由湘江新区产业发展基金委员会归口管理,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唯一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具体运作。未来5年,湘江新区将累计出资200亿元,打造千亿级“湘江基金群”,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生态。
  正是有了“科创+基金”双引擎驱动,湘江新区才拥有敢闯“无人区”、毅然选择为创新“买单”、为种子选手加码的勇气。
 
影响
实现创新“高收益”
  据了解,作为国内少有的针对创新团队设立的专属引导基金,此次设立的人才支持基金将成为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一体化创新生态的关键一笔。
  眼下,获得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双创”大赛创意组二等奖项目“面齿轮高效精密智能制造”团队正在筹备成立公司。该项目由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优青项目获得者、中南大学副教授周元生领衔,目前产品已应用于多个领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公司正处于筹备期,团队资金主要来源于核心技术成员自筹资金和贷款。人才支持基金的设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如果有机会获得基金支持将大大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进程。”团队成员唐忠威说。
  湘江新区科创服务机构一位专业人员认为,人才支持基金将给新区创新生态带来具有引领性的积极作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最缺乏的就是经费支持。项目从基础研究到小试、中试再到产业化、规模化,期间花费的时间和资金无法准确估量,市场化基金常常等不起也投不起。人才支持基金的落地将成为这类项目茁壮成长的及时雨。”
  随着人才支持基金落地,湘江西岸有望掀起新一轮创新热潮。以金融活水哺育创新之苗,湘江新区终将收获一片欣欣向荣的创新生态林。
冯茜宁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