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助理率队直击埃博拉“打胜仗”
2015年5月9日,中国(湖南)第五批援塞抗疫医疗队出征塞拉利昂。时任湘雅医院院长助理邱元正作为医疗队队长,不仅具备医者本色,更精于改善管理。
“当接到这个任务时,我既感到非常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邱元正表示,作为队长,面对非洲埃博拉病毒的高死亡率,如何在完成医疗任务的同时做到队员的零感染,压力非常大。
邱元正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为打胜仗增添了筹码。在他的组织下,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督促队员们时刻重视严以修身。此外,他每周都会组织全体队员开一次工作会议,主要负责人开1至2次会议,让队员的工作有目标、有方向。
“来了埃博拉患者以后,我们要召开主要骨干会议,讨论治疗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对待收治的病人。”邱元正表示,“让我感动的是,去中塞友好医院的沿途路上,非洲人民看到我们贴有中国标识的车子时,都会竖着大拇指对我们表示称赞,这让我非常欣慰。”
历经50多天艰苦卓绝的工作,医疗队圆满完成了3名埃博拉确诊病例成功救治、中塞友好医院改造转型、1.5万件援塞抗疫剩余物资清点移交等任务,取得了“打胜仗、零感染、全治愈”的可喜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邱元正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普外医师申请三年援塞“授人以渔”
湘雅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湖南)第18批援塞医疗队副队长兼中塞友好医院副院长叶轲回忆,2016年刚到塞拉利昂,一起重大车祸就给了医疗队一个不小的挑战。
“伤员们或躺或坐在地上,有些甚至连手脚都断了,不停地哭泣呻吟。当地的医护人员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是一直朝我们喊着‘Help!’。”叶轲说,当时,12名伤病人被当地人员全部抬放在医院门口,没有做任何交接便已离去。
在叶轲的指挥下,队员们迅速各就各位,仅2个多小时,12名伤员就全部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虽然漂亮地打了个“胜仗”,但叶轲心中的忧虑更多于欣喜。“塞国的医护人员完全没有急救的意识和能力,遇到紧急情况就只会叫中国医生,这样下去不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叶轲向国家卫健委申请了援塞三年计划之一“2016—2017年度创伤急救项目”,成立了中塞友好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从国内运来仿真人体模型,组织队员们针对塞国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能培训。经过1年多的努力,中塞友好医院半数以上的医务人员接受了规范化培训,初步具备开展大型创伤急救手术的能力,
“我们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外院的医生和医学生过来免费培训,塞拉利昂卫生部更是将中塞友好医院授牌为国家临床医学教学医院,这可是全国6家教学医院中唯一的一所外国援建医院。”叶轲自豪地说。
眼科医师率队留塞抗击新冠疫情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非洲大陆也饱受疫情困扰。由湘雅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江海波担任队长的第21批援塞医疗队本应于当年6月结束长驻任期后回国,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体队员决定坚守抗疫一线。
2014年埃博拉疫情时期,中塞友好医院这座由中国政府援建的现代化医院改建成了埃博拉留观诊疗中心。这一次,这家医院被指定为新冠定点收治医院。中国援塞医疗队也成了国内唯一一支在非洲直接进入隔离病房、近距离诊治新冠患者的医疗队。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也利用国内传授的防疫先进经验和当地进行交流,在医院的电视里24小时循环播放,展示怎么穿防护服、怎么戴口罩。”江海波表示。
在救治的众多病例中,让江海波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只有9个月的婴儿。患儿是先天大头畸形,同时重度营养不良。此前在其他医院接受手术的伤口受到感染,随后又不幸感染新冠,在别的医院都不愿意接收的情况下,这个孩子被转到了中塞友好医院。“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孩子的所有方面(指标)都转阴,大家都非常高兴。”江海波说。
将近半年的新冠防治期间,中塞友好医院共收治77名中重症患者,其中72人被治愈。在中塞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医疗队没有一人感染,医院的塞方人员同样零感染,这在塞拉利昂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对口援建打造西非最好的综合性医院
从2018年开始,受国家卫健委委托,湘雅医院承担中塞友好医院的援建任务,致力将其打造成为西非最好的综合性医院。从那时起,湘雅医院每年都会派出一批专家赴塞拉利昂进行援助。
此时,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夏珂、眼科中心王万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方兴3位专家,正随中国(湖南)第24批援塞医疗队在塞拉利昂开展援助工作,推动中塞友好医院心内科、眼科和耳鼻喉科3个重点专科建设。
即使是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都缺乏耳鼻喉专科设备,又没有业务过硬的耳鼻喉科医生。曾经有一名居住在弗里敦的华人,吃饭时不慎卡了鱼刺,最终被迫乘坐飞机历经40余小时回国取异物。
方兴医生刚来不久,就接诊了一名同样鱼刺卡喉的华人女子。他一边对患者咽部进行充分表面麻醉,一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并告诉她如何配合医生完成“间接喉镜下喉咽部异物取出术”。经密切配合,方兴医生顺利将长约2.5厘米的鱼刺从患者喉咽部完整取出。
“通过进一步推动湘雅医院和中塞友好医院耳鼻喉科对口合作建设项目实施,可在塞拉利昂引进国内先进耳鼻喉科诊疗仪器和设备,开展更多相关技术诊疗,并将其传授给当地医生,造福当地百姓。”方兴医生表示。
同样在津巴布韦,湘雅医院承担了中-津“对口医院合作”创新项目。通过津方医护人员来华培训进修、中方专家赴津指导、引进必要设备等,双方专注于泌尿专科领域的诊疗合作,致力于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建立最大的沁尿外科腔镜医学中心,使当地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和科研水平达到非洲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