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强省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2023年,我们在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指导下推出《青才汇潇湘》专题报道,重点聚焦一位位青年科技人才用行动凝聚力量、以拼搏激发创新梦想的青春事迹;同时,我们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个个来湘、留湘、建湘的感人故事,并相信这样的故事肯定能在湖南这片热土上持续生长和吸引更多人前来创造新的故事。
“湘”遇是福 民企同样能担当
为什么来到湖南?为什么选择落脚民营企业?最初的采访回答中,我们常会听到“师兄”等之类的贵人牵线、引荐。
但正如请人到家里作客,多是因为家中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师兄”们敢于、乐于邀约学弟学妹前来共创事业,也多因为背后是发展势头良好、正待良才的公司及其所在的湖南。
河南郑州人张权是90后,他说自己认真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多多看世界”。所以,高考后,他选择了比家乡更往北及靠海的天津大学,研究生选择来到广东工业大学体验南方生活,博士毕业则被师兄精准相邀在中部湖南扎下事业之根。
在A股上市企业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权作为涂层技术负责人,和公司研发同事一道,高效建成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涂层带锯条生产线,成功开发出高性能SHD涂层带锯条产品,成功出口俄罗斯、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
张权说,博士一般需要较高的发展空间,只有产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更多公司能够容纳更多的博士人才。他很开心,能在肩负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使命的湖南创事业。3年来,他还获评了湖湘青年英才支持项目,享受到长沙市高层次人才政策,以及人才购房补贴与企业博士后生活补贴等,让其奋斗无忧、动力满满。
2012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韩红波,也是经师兄盛情邀约来到长沙。但7年后,他却放弃了干得顺风顺水的省属甲级市政设计院工作,“冒险”去了当时刚成立不久的创业公司——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可“冒险”并非“冒失”。韩红波回忆,他是与公司董事长一次深入面聊后下定的决心,何况“这里有一群对环保事业发展具有深深情怀、对科技创新秉承坚定信念、对先进技术应用抱有开放态度的人”。
事实上,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市场空间。2022年,湖南环保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47亿元,同比增长7.8%,从业单位达1200余家。
而一直致力探索污水净化绿色“微”动能的三友环保副总工程师、研发技术中心主任韩红波,这些年来已参与开发出获得多项荣誉奖励的“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新工艺、开发出被评为湖南省绿色设计产品的1项新产品“生物载体分离回收装置”和1项新材料“水处理用复合粉末载体”等,并先后获得湖湘青年英才称号、给排水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沙市高层次人才D类认定等。
作为民营经济占比高达70%的大省,今年来,湖南连续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湘商回归座谈会等重要会议。8-10月,省委书记沈晓明分别在上海、深圳、北京主持召开湘商代表座谈会,真诚邀约湘商回归。10月30日,省委、省政府重磅出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30条措施力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其中,对于用人,特别提出对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
“湘”遇是福,来到湖南民营企业施展才能的高层次人才,沐春风、迎阳光,必将迎来茁壮成长。
“湘”土有财 论文写在大地上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们今年也采访到了不少被“鼓励”走出实验室的青年科技人才,他们正用自己满腔的学识、热情加持湖湘特产风物,撰写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论文。
湖南是全国茶油中心产区,茶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将近一半。如何让湖南茶油产业迸发出更大的价值?
2022年,省林科院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OFEM团队负责人刘汝宽精准对接三湘“天然油库”邵阳县,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通过科技赋能、三产融合等办法让中国高端食用油的瓶子里装入了更多邵阳茶油。
他写作这篇论文,完全遵循传统路径:先去到各个茶油企业调研,再确定科技帮扶总体思路,接着通过将科技成果应用在企业生产线、推广“油茶+红松茸”“油茶+迷迭香”等模式、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和实地科技服务等,以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而15年前便与保靖黄金茶结缘的刘文武,2021年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身份担任保靖县科技副县长后,则通过宏观视野和统筹协调能力,发挥调研员、组织员、对接员、联络员、服务员的作用,使得保靖黄金茶销售价格逐年攀升,品牌价值快速跃升至12.36亿元。
“未来,我将继续同保靖黄金茶产业一起乘风破浪,用科技助力产业腾飞,将保靖黄金茶打造成为中国国礼,让世界人民共享。”刘文武继续打磨“大作”的努力不会停歇。
万人同吃醴陵粉、万元国瓷醴相送、万户共赏烟花秀……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尹世俊担任醴陵市科技副市长后,更是创新推出“首届炒粉节”,让醴陵流量不断、话题无数。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7亿元,均同比增长超过300%。
尹世俊还带领醴陵市文旅局等相关部门与餐饮、住宿、陶瓷等各行各业多次座谈,共同探讨、探索如何将醴陵炒粉IP落地——创作一篇“文旅论文”演变成了下好一盘“文旅大棋”,尹世俊的名片上已骄傲地增加介绍:一名新醴陵人。
近年来,湖南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三年行动,实施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同时以省级人才计划“芙蓉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等全省重大战略引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其间,将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经济管理干部作为选派主体,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培养造就了一批年轻的“高精尖缺”人才和有湖湘特色的“技能湘军”,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注入新鲜血液,有效促进了粮食、油菜、茶叶、油茶、中药材、畜禽、水产等湖南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提质升级。
湖湘沃野走出的“院士天团”成员已达10位。“湘”土有财,鼓励更多年轻科技工作者到一线去、下地里去,写在大地上的精彩论文,必将更能兴民生、成学问、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