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预订至少提前一周
1月30日,家住长沙市马王堆的陈女士想给家里做个迎新年大扫除,可一连打了几个电话,得到的回复都是“本周都已经排满了”,能确定最早的钟点工也要等到下周。
陈女士介绍,几天前自己就预约了家政服务,包括擦玻璃、全屋除尘以及厨具清洗。“孩子们过年前就回家了,孙子对尘螨过敏,就想着提前把家里弄干净。”
从目前的订单情况来看,保洁预约服务至少需要提前一周。一位保洁公司的客服人员告诉陈女士,除了擦玻璃、地板打蜡、家电清洗、除虫除蚁、空气净化等服务需求猛增外,伴随消费需求多元化,“衣橱整理”“全屋收纳”等服务也非常紧俏。
采访中,多位家政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表示,随着春节的临近,需求量上涨,上门清洁服务目前从“随叫随到”转变为需要提前预约安排时间。
“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接到老客户预约过年大扫除的电话了。”长沙妇友家政服务公司总经理刘玉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接到了近百单保洁预约。随着春节临近、员工返乡,会出现客户增多、家政人员减少的情况,费用也会随之小幅上涨,目前每天已有一部分单子安排不出去。
“我们提前一个月加招了20位临时保洁员,专门应对年底的旺季。”长沙全友家政负责人田小花介绍。不少家政公司均表示,年底人员紧张,面临“用工荒”,尤其是保姆请不到人。就连临时招聘的保洁员工资也比平时涨了200~300元/月。
线上线下保洁价格同上涨
保洁员遭遇用工紧张,保洁服务价格也有所上涨。
在网络平台自我推销的保洁不少,大多数按时间收费,每小时45元至75元不等;也有按房间面积算的,普通房6元/平方米,复式别墅9元/平方米。此外,还提供空调、抽油烟机、洗衣机、沙发窗帘等清洗服务,其中相对火热的抽油烟机拆洗,单项价格在120~225元不等。
“之前保洁阿姨每小时收费为60~70元,现在则需要80元。”长沙市开福区宏凯家政公司老板解小杨介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保洁服务的价格都在上涨。一个面积一两百平方米的住宅,起码要派两个人,至少需要半天时间才能打扫完。“年前大扫除和平时日常保洁不一样,会更注意一些平时打扫不到的犄角旮旯,比如厨房天花板的油烟、沙发底的灰尘、厕所间的水垢,还有玻璃窗,也是一年难得擦一次,这些都会更费时间一些。”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屋保洁,平均下来市场价由5~6元涨到6~7元每平方米。擦玻璃,按建筑面积由2元涨到3元每平方米。油烟机清洗平常价格150~180元/台,春节涨50元左右。钟点保洁每小时涨幅5~20元不等。
长沙全友家政负责人田小花表示:“到这个月下旬价格还会更高,而且花钱还不一定请得到人。”
部分家政公司的员工介绍,长沙家政用工计酬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钟点计酬;另外一种根据房屋面积计酬,一平方米在2元至3元左右。“消费主力都是年轻人,80后为主,9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居多。”
家政卡成过年新礼
不只是家政预约火热,各家政公司争相推出的家政卡也成了过年送礼的“新宠”。年末岁初,不少企业在家政公司成批购买充值会员卡送给常年合作的客户或用来奖励优秀员工。
为了满足这种新兴的市场需要,不少家政公司都专门制作了家政卡,金额从500元到上万元不等,还可以作为会员卡使用,享受会员折扣,这样的卡作为礼物很受欢迎。
“我们的家政卡到现在已经售出了300张,有自己使用的,也有不少买来作为礼物送给父母或朋友的,实用性强,大家都用得上。”一位家政服务机构的销售人员说,“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需求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此外,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保洁的需求逐渐向农村延伸。
周阿姨算是保洁阿姨中的“个体户”,主要接老顾客的单子,忙的时候就叫上几个小姐妹“组团”一起干。她说,原先顾客主要集中在城区,一般都是公寓住宅,现在农村家庭也有很大的需求。
“农村自建房面积都比较大,一般我们三个人去都需要干半天。”周阿姨说,她在周边乡镇都有客人,年前的预约已经排到了大年三十。
服务业执行春节价有其合理性
除了保洁服务,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春节的临近,洗车、理发等行业也趁着春节在涨价。
在长沙四方坪附近的一家洗车店排队的有近10辆车,原来35元的洗车价现已经涨至50元,且原本在店中办理的洗车卡在春节期间不能使用。洗车店中仅剩下3个伙计在忙前忙后。“春节期间大多数工人都回老家了,我们人手不够,涨价也忙不过来。”洗车店的老板说道。
在开福区德雅路的一家理发店,两位女士对店家的价格上涨表示不满。“平常洗剪吹也就80块,现在被告知要100块钱,而且不能刷会员卡,没有会员折扣。”女顾客说,她沿路询问了多家理发店,价格均高于平日,有许多都是价格翻番,而且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
不少服务行业会在春节期间执行春节价,这种现象合理吗?
在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看来,家政、洗车等服务行业在春节前后涨价有其合理性。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春节期间,由于一些服务人员提前返乡过年,劳动力减少但消费需求增加,这些行业需要提供更高的薪酬支付给现有的劳动者,而这部分成本通常会通过涨价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但王鹏提醒,商家应该注重诚信经营,涨价的幅度应该在合理范围内,并且需要明码标价,让消费者有明确的预期,避免利用节日之机进行价格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