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归来 传佳话 怀化市“湘商回归”故事多
一场恳谈会,浓浓家乡情。近日,在怀化市“春暖怀商”“校友回怀”暨返乡创业恳谈会上,“表白家乡”“建设家乡”成了高频词。当天,15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怀化市湘商回归工作喜迎“开门红”。
相关负责人介绍,怀化市近年来厚植发展热土,力争今年湘商回湘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湘商回湘投资新注册企业120家以上。
家乡有了新模样 敞开怀抱盼游子归来
“家乡的发展让我眼前一亮、倍感自豪!”恳谈会上,湖南中交京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代全如是“表白”。
刘代全所言不假。2023年,怀化交出傲人成绩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名全省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首次排名全省第1;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81次,排名全省第2,创历史新高。
随着“一带一路”、区域协调、“双碳”等效应加速释放,“双通道”在怀化交汇,省委、省政府将怀化国际陆港作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标志性工程、全省唯一国际陆港予以支持,怀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早些年,刘代全回怀创办大酉书院,打造农文旅三产融合产业园,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村共同发展,如今家乡发展前景广阔,他建设家乡的信心更加坚定。“我愿意追加投资,将大酉书院打造成为五溪地域特色鲜明、高标准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学基地,建成国家4A级景区。”
与刘代全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湖南亿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路小兰。一次回乡过春节期间,路小兰看到家乡农业发展生机勃勃,便毅然辞去沿海一家公司的管理岗位工作,选择回乡种植水稻、冰糖橙、黄桃等作物,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0余万元。
“今后3年,我计划融资5000万元,用于扩建生产基地、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国内外市场。”路小兰说。
家乡的新模样,牵引越来越多曾经背着包袱外出闯荡的游子回乡创业,唯百视商贸香港有限公司经理金涛便是其中之一。
“家乡变化巨大,曾经的山窝窝、穷旮旯变成了如今的国际陆港,‘国际范’十足。”在沿海地区从事外贸工作10余年的金涛说,“今年我计划回乡投资茯苓产业,利用多年积累的外贸资源,让家乡的茯苓、竹制品等走向世界。”
“一号工程”发力 脚步奔忙迎游子回家
近两年来,怀化市把招商引资和湘商回归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赴东盟、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开展招商推介会和湘商回归恳谈会。同时,出台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确保招商成效的前提下,各县(市、区)委书记每2个月至少外出招商1次,各县(市、区)长每1个月至少外出招商1次。此外,成立212个工作专班和210个返乡创业指导服务站,依托异地商协会设立66个返乡创业联络站,畅通游子回乡渠道。
所有的脚步奔忙,都是为了迎接游子回家。去年,深圳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总裁黄涛刚萌发回乡创业的想法,便接到了来自家乡的邀请。“家乡领导热情高,第一时间赶来深圳介绍家乡的好政策、新变化,后来又多次来公司洽谈,这份真诚打动了我。”黄涛说。
作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中国种业3A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计划在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布局水稻产业链建设。
“他乡纵有千般好,不如家乡一缕烟。”黄涛说,“选择怀化不仅因为这里是杂交水稻发源地,也是我的家乡,更因为深切感受到家乡对企业的重视、对项目的期盼。”
今年,创世纪种业拟在怀化建设占地面积30亩、年加工种子1000万袋(斤)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流转5000亩以上优质农田作为核心水稻制种基地,并配套现代化自动种子加工生产线。
2023年,怀化新引进项目479个,总投资1468.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118万美元,增长422.5%,总量居全省第4、增速排全省第2,在全省率先实现所辖县市区(园区)利用外资全部破零。今年,该市力争湘商回湘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湘商回湘投资新注册企业120家以上。
身在怀化办事简化 优化环境助游子安家
交流1小时就决定投资5个亿,因一个细节又追加10多亿元投资……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在怀化安家的故事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
2022年,该公司董事长、在上海打拼的牟晓峰计划扩大公司规模,于是在全国挑选建厂地点。其先后考察了湖南和江西的7个市州,各地支持政策都很诱人,但在和怀化市对接交流后,仅用1小时就决定回乡投资建厂,因为“家乡人特别亲,特别实在”。
随后,牟晓峰便投资5亿元在会同县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的生产制造项目。为促成首个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其决定先租用会同产业开发区的标准厂房。
“公司当时租用园区8栋标准厂房,面积约5万平方米。第一天谈妥各项事宜,等第二天再过去时,发现里面之前存放的物件已全部腾空。”牟晓峰说,腾空这些厂房正常需要一周时间,但怀化仅用了一个晚上。这个细节让他看到了“怀化速度”,也坚定了其在怀扩大发展版图的决心。
去年3月,牟晓峰追加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000万只箱包一期项目。3个月后,他再次追加资金5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二期项目。今年1月,牟晓峰又投资1亿元建设箱包金属拉链生产项目,提出箱包产业链3年做到100亿元的目标。
近年来,怀化持续擦亮“身在怀化、办事简化”政务名片,着力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提升服务温度,厚植湘商回归热土。该市制定实施招商引资扩大开放8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2条措施、产业链精准招商3年行动计划,打造“低成本怀化”,全力解决资金、供地、用能、用工等问题。
同时,实行市县领导常态化联系怀商、新生代怀商和怀化籍专家学者制度,对于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湘商回归项目,由市领导挂帅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定制化服务。对落户园区的湘商回归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洽谈即服务、签约即供地、开工即配套、竣工即办证模式。开展护航企业家座谈,开通民营企业服务热线,颁发可享受子女入学、就医就诊等优惠服务的企业家绿卡。
回乡的游子心暖了、情浓了,纷纷主动当起“招商大使”。牟晓峰牵线搭桥吸引80余家箱包上下游企业来怀考察;华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英组织110家电子信息产业链关联企业开展招商活动,现场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13亿元;舒小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舒军引荐18家阀门制造企业到怀投资阀门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2.8亿元……
一次雁归来就是一段佳话,怀化正不断书写“湘商回归”的温暖故事。廖声田 肖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