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2月21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的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成立。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将携手打造跨省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聚合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服务京津冀1小时都市圈。该示范园区将联合7所高校、多家龙头企业探索“本科人才订单培养”新模式,今年首批开设13个应用型本科专业。

  新成立的示范园区位于河北固安工业区,紧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总占地面积8.1万余平方米。产业流水线“搬”进校园,学生化身工程师,操控智能机器人,完成工业生产任务;非遗文创工作室里,工美名师带徒弟,设计花丝艺术品,“云”展示制作细节……走进示范园区,智慧城市、先进制造、数字财经、珠宝科创、临空经济5个产业学院率先亮相。依托产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7所高校合作,联合华为、京东等多家龙头企业,优先开设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产品设计等13个本科专业。

  据介绍,示范园区将通过校际、校地、校企多方合作,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每个专业都将与一家龙头企业、多家用人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实行招生招工一体化,工学交替培养生产线上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各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实行双导师制,每学期安排至少2周的岗位实习、企业实践、科技创新等实践环节,企业教师授课学时比例不低于20%,课后开展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低于20%。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