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高价代预约进北大、200元参观“大厂”……尽管距离暑期还有一个多月,但在长沙各中小学校,研学游相关的话题已经热了起来。对此,《民生追问》记者采访发现,目前研学市场还处于缺乏行业标准的状态,针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资质也没有硬性的要求,这个旺盛的市场亟待走入规范。
中小学研学游火爆
距离暑假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研学线路的报名开始火爆。5月14日,长沙县一小学家长李女士表示,她家孩子今年上五年级,班里有一大半同学都参与了研学,自己家孩子不去怕孩子没面子。
根据学校和某旅行社联合推出的研学线路,李女士给孩子报的是厦门5天4晚的研学团。“孩子五年级了,还没有出过省,就想着能跟研学团深度游一下。”李女士介绍,报名这次研学需要缴纳8800元。
在开福区另外一所小学提供的研学旅行宣传单上,记者看到,前往北京的一个6天的研学活动很受欢迎。从长沙坐火车去北京,中间行程包括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环球影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锣鼓巷、八达岭长城、颐和园、观摩天安门广场降旗仪式等10多项活动。
记者走访长沙多所中小学校了解到,近年来利用暑假报名省外研学游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位小学老师透露,该学校共有1000余人,连续两年都有好几百名学生参加研学游,今年差不多得有三四百人。
面对价格不菲的研学活动,为何家长仍愿意买单?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很多家长望子成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使其为孩子花钱十分“慷慨”,行业正是抓住家长这一心理,提供专门的服务。
背后问题不断
研学游火爆的背后也充满了各种问题。
记者通过一线采访了解到,目前研学产业链上的玩家包括研学企业、夏令营机构、旅行社、教培机构、基地营地企业等,大致可区分为学校和校外机构两大组织主体。前者或委托校外机构开展研学活动(也有通过购买校外机构相关服务来开展研学游),后者根据资源和“研学”热力指向设计研学线路和内容。
“在价格方面,研学游感觉定价很随意。”不少家长认为,所谓的研学,仅仅增加了一些学习的概念,就比普通旅行价格高出很多,显得极不合理。以某机构推出的4888元的广州、深圳四天研学游为例,该项目提供的食宿、常规景点游览等,如果查阅各大旅游网站,价格合计不超过2800元,其中还包含高铁等交通费用。
相比价格,研学项目被家长们诟病更多的是,花了大价钱,实际内容却与广告宣传不符,有虚假宣传的嫌疑。一位学生家长表示,今年2月份,他给女儿报名了某机构组织的北京大学参观活动,结果却被临时告知进不去,有种被骗的感觉!
根据湖南省消保委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投诉和舆情分析报告,今年接收到关于研学旅行的投诉主要体现在:一是“游而不学”风气重,部分商家以“研学”为噱头,实际上仍是单一的游玩娱乐活动,并未体现出应有的教育作用。二是部分机构、商家资质存疑,研学老师也没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支撑,有夸大宣传之嫌。三是安全出行缺乏有效保障,缺乏相关的规范性标准,令人担忧。
行业缺乏专业人才
2022年,人社部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职业,意味着研学老师有了官方认可的“身份证”。不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研学市场之所以存在各种问题,与整个行业缺少规范、缺少专业人才息息相关。
一家研学机构从业者告诉记者,专业的研学旅行指导师非常缺失,她所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景区讲解员,“一些人对外宣传‘研学旅行指导师’,实际上并不是旅游专业或者相关学科专业毕业,很多人的专业几乎和研学没有关系”。
“目前,研学并没有对个人资质的硬性要求,大部分只要做过相关拓展训练,或者有幼儿园、教培机构、旅行社相关从业经验即可。市面上的研学导师培训证书含金量参差不齐,除了能够证明上过此类课程以外,其他的什么都证明不了。”一位研学科普主播说。
在各大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上,记者查询到许多关于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件考取的广告信息,证件的具体名称往往存在细微差别,发证单位也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根据广告,记者联系上声称可以辅导研学行业求职者考取相关证书的培训机构。对方表示,他们提供的研学旅行导师证对报考者的学历没有要求,考试时间根据报考人数而定,人数够了就会组织一场考试。对于如何备考,对方表示以自主学习为主,除了能提供教材外并没有培训课程或专业老师指导,“考前会给您发押题题库”。同时商家表示,不需要担心考不过,“只要报名交钱就能拿证”。
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5590家“研习营”“夏令营”的相关企业,其中2019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到1540余家,增速高达60.8%,均为近五年最高。从成立时间分布来看,相关企业大多数成立时间在1至5年之间,占比达到62.76%,其次是5至10年之间的企业,占比为29.92%。
然而,短期快速扩容下,价格虚高、货不对板、流于形式等问题也日渐显现,不少组织研学旅行的各类机构缺资质也良莠不齐,这导致相关乱象频出。
“我们也希望政策层面能尽快出台一些管理办法,并对机构资质、运营管理能力做一些认证,对于资格的认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筛选的作用。我们公司已经拥有旅行社牌照,但事实上,领域内里还有很多机构什么牌照都没有。另外,对于合作机构而言,也方便他们更容易找到优质公司,开展更好、更精准的项目合作。”一位知名旅行机构的负责人表示。
“针对研学旅游产品价格偏高和服务品质下降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和权益。”长沙市旅行社协会常务副会长尹雄指出,在导师资质培养方面,需要旅游教育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发力,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研学导师待遇。此外,还要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强化标准,加强研学旅游产品和内容的专业化、精细化。同时扶持和培育一批优质研学服务机构,发挥政府部门的协同监管作用,为研学旅行安全开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