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6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大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这些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他表示,希望两院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会上,习近平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颁发奖章、证书。李德仁和薛其坤代表全体获奖人员作发言。两院院士、部分外籍院士,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大会。
本报综合

相关阅读>>>

湖南单位主持的12个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由我省单位主持的12个项目获奖。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陈政清主持完成的“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湖南单位主持完成的12个项目,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获奖项目中,既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要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成果;也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辟研究新思路、填补技术空白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还有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技术成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获奖奖种来看,湖南主持的项目实现了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种的全覆盖。除一等奖项目外,“岩石动静组合加载破裂理论与方法”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海牛’系列深海海底钻机系统与取芯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超算与智算融合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下阶段,我省将以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持续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聚焦国家所需、产业所急和人民所盼,精准部署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制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力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催生高水平科技成果加速涌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王铭俊 龙群 全程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