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各种就业积极因素正不断显现。求职者如何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记者近日在多家知名企业、高校、就业机构调研采访,感知企业招人用人新趋势,观察就业市场新特点、各方稳就业新动向。
新兴专业成就业“香饽饽”
初夏时节耕种忙。长沙县高桥镇的稻田间,一架四旋翼无人机“呼”一声从地面腾空而起,快速飞到田地上空,随后农药从旋翼下方的喷头喷洒而下,均匀又精准。
设置参数、规划路线……让无人机“乖乖听话”的,是田边一位个头高高、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他叫宋民琪,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
“第一次看到家里人玩这个无人机,感觉到非常新奇,大学就选择了这个专业。真正上手的时候觉得很困难,应投入我们的精力去学习,技术也就越来越好。”宋民琪告诉记者,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校招上,自己和班上的3名同学被湖南一家大型生物工程公司录用,现在是一名无人机驾驶员。
同样轻松找到工作的还有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何仲松。小何毕业实习到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由于表现较好,毕业后直接与公司签了劳动合同。如今参加工作才3个月的他,还承担起了剪辑师的重任。
当年填志愿选择了电竞专业,周围的亲戚朋友第一反应是“打游戏”。何仲松有点哑然失笑道“我们专业更多涉及的是解说、主持、赛事运营等。且赛事涉及的岗位很多,并非只有选手‘华山一条路’。”
在“就业形势趋严峻”的寒流中,无人机应用、电子竞技等新兴专业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不仅岗位众多,而且往往能获得令人眼红的薪资待遇。湖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李昌维表示,新兴专业主要是指开设没几年,却恰好符合未来几年、十几年国家方向的专业,这其中又以电竞、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专业为代表。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新兴专业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丰富的科研和工作机会,以及巨大的人才缺口而备受瞩目。
传统产业创新升级就业稳
新兴专业是就业市场上的一股清流,传统制造业则是吸纳就业的“稳定器”。
走进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超净车间内,一颗颗光滑锃亮的“小纽扣”正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等待着分拣、清洗、沉积、光刻、检测……十条生产线上数百名员工,正在应用工业物联网、智能检测系统等赶工生产。
“别看这玩意儿小,它相当于人类的感知器官,没有它很多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启泰传感董事长王国秋指着眼前的“小纽扣”介绍,这就是传感器核心技术金属基压敏芯片,目前正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汽车、智慧城市等领域。
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企业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重视。王国秋介绍,为应对中外贸易摩擦造成的订单波动,今年公司多招了500多人,大部分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为主,会将他们培养成熟练的技术工。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启泰也是用工大户,带动就业超过1万人。
制造业稳步发展,成为保障大学生就业的“稳定器”。尤其是民营制造业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强,毕业生聚集在电子电气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医药及设备制造等细分领域。
王国秋表示,正处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阶段的先进制造业不仅需要产业工人,更需要既懂制造又熟悉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伴随着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持续深入以及数字、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运用,传统的行业边界逐渐模糊,不同行业领域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普遍。
求职者寻找多元发展新路径
面对更为激烈的就业竞争,毕业生求职总体更加主动,选择也更加多元、更为现实。
“大学生毕业无非四条出路,考研、找工作、出国、考编。”湖南师范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小黄告诉记者,这个暑假,打算一边到企业实习,一边准备明年的公务员考试。对小黄来说,考研无异于第二次高考,她不敢保证自己能坚持下来;而出国是大把钞票铺出来的路,和她的家庭经济状况不符。左思右想后,她决定考公务员,“我不喜欢到处闯,女孩子嘛,有个稳定的收入就好了”。
从出路角度来看,专业技能提升也是不少应届大学生的选择。在湖南湘江新区洋湖街道的一个网络创业电商培训班上,授课老师正通过理论和实操教学,让前来上课的学子高效学会网店开办流程,指导模拟运营,帮助他们实实在在地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为助推稳定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创业开展的政府补贴性就业创业培训,今年将免费培训4400人次。”湖南湘江新区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这些培训非常火爆,许多大学生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注重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保持竞争力,适应岗位需要。
李昌维认为,“互联网+”时代,有大量的新职业和新岗位,毕业生应该把握机遇,转变就业思路,制定切合自身能力实际的职业蓝图。一下子找到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可以先就业,等有了经验和能力,遇到了更合适的单位再“择业”换岗位。对于一心求稳的毕业生,他表示,现在没有完全稳定的工作,与其求稳定工作,不如锻炼出能随时应对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