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见习助力高校毕业生叩开职场之门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李娜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许多企业招聘员工都有一条“硬杠”:需要相关实习经历或工作经验。这对部分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道坎。
近年来,我省各地人社部门纷纷通过募集专业见习岗位、拓宽见习服务渠道和建立优质见习基地等举措,主动对接重点产业、优质企业,开发募集了一大批就业见习基地和岗位,就业见习成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实现毕业生和见习单位“双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开发岗位 架起从校园到职场的桥梁
“就业见习为我打开了就业之门,我现在的工作就是通过见习得到的。”2022年,湖南工学院应届本科生谢琰珂毕业后,通过人社部门推荐,到永州市冷水滩区禁毒社会化宣传与教育中心参加见习,负责文件收发传送、校对打印等工作。
“就业见习政策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像我这样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到职场确实需要一个缓冲区。青年见习让我有机会走进区政府,走近公务员,从而对自己的就业作出更好的选择。”见习期间,谢琰珂不仅学到了办会办文流程,还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2023年7月,他如愿考上了东安县端桥铺镇人民政府公务员。
就业见习是由人社部门根据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意愿,组织到政府认定的就业见习单位进行岗位学习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的一项就业促进措施,是毕业生走向职场的过渡期。
据了解,为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实践能力,2009年,人社部首次组织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19年,人社部等部门再次启动实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青年参加就业见习。
今年6月,人社部等部门又发布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事业单位开展就业见习,更多开发科研类、技术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见习岗位。计划2024年起,每年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各地可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近年来,我省积极落实人社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立足特色构建岗位体系,数字赋能保障高效支撑,优化服务增强对接效率,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加就业见习,为青年就业铺路架桥、保驾护航。
撬动企业 扩大见习“蓄水池”
“我毕业于湘潭大学,在这里见习已经半年了,不仅让我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后续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见习期满后,我还想继续在这里留用。”今年4月,正在永兴县文郡高级中学见习的应届大学生陈飘高兴地说。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正在全省各地落地开花。
我省人社部门着眼经济发展特点,聚焦符合我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发展方向的工程机械、先进储能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一批技术技能类见习岗位;面向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开发一批管理类见习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多元见习需求,更好发挥所学所长。
“通过见习基地这样一个平台,学生能够提前到岗位学习企业文化,熟悉所在岗位职责内容,尽快适应角色。对我们企业来说,也可以提前对有意向加入公司的学生进行了解,从而缩短试用期,在一定程度减少了企业的考察用工成本。”永兴县文郡文昌学校负责见习工作的何海冬表示,见习基地的开发不仅能缓解用人单位人员短缺,而且还能帮助见习人员增强就业竞争力。
6月14日,2024年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夏季校园招聘会举行,320家企业提供岗位约1.5万个,吸引了近4000名求职者参加。活动现场,长沙市人社局设置了就业见习专区,为暂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同学提供更多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的选择。
记者注意到,当天在见习专区参加招募活动的企业均为长沙市优质见习基地单位,提供的见习岗位类型丰富多样,既有测试工程师、实验员、关键设备操作工等技术技能类见习岗位,也有储备经理、储备干部、门店督导储备等管理类见习岗位,还有行政辅助、人事助理、销售顾问等辅助类见习岗位,对口高校各个专业,满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多元见习需求,激励他们更好发挥所学所长。
岳阳对见习基地进行结构化改革,发布就业见习岗位募集令,2024年全市募集见习岗位有望突破4000个。
湘西高新区增加就业见习,拓展就业途径,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持续增加,涵盖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医药等各类型企事业单位。目前,全区共有见习基地13家,提供见习岗位170个,2024年一季度发放见习补贴11.78万元。
相关人士指出,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也是吸纳青年就业的重要力量。撬动企业吸纳青年见习,对提升青年就业率、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破解招工用工两难结构性矛盾有重要意义。
跟进服务 助力青年“软着陆”
“就业见习作为大学生从校园走向职场的重要渠道,就像是两者之间一道桥梁,能够帮助大学生把握时代脉搏、锤炼职业技能、提升社会化能力。”2023届毕业生彭婷说。彭婷来自脱贫家庭,去年临近毕业仍没找到心仪工作。湖南省人社部门根据其就业意愿开展精准帮扶,向其推荐成为一所中职学校见习教师助理,协助开展教学工作。见习结束后,她顺利留校成为一名正式的教育工作者。
“签订就业见习合同后,我就获得了一定的基本生活补贴,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减轻了不少压力。”
“每个月的见习生活补贴、公司给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让我感到踏实。”
......
在采访中,有不少参加就业见习的人员表示,见习单位发放基本生活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措施,缓解了他们求职路上“空窗期”的生活压力。
如何帮助青年做好从校园到岗位的顺畅衔接、平稳过渡,更充分地发挥就业见习的积极作用?
记者注意到,在推进就业见习工作的过程中,我省人社部门注重精准对接,根据见习生的专业和特长,合理安排岗位,确保他们能够在见习期间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
据省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依托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提供见习相关的单位申报、岗位发布、政策宣传、人员报名、补贴发放等一站式服务。省平台与部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岗位共享、业务协同,便捷见习人员和单位参与。通过省人社厅官网、湘就业平台、人社超市等多种渠道发布就业见习信息,锁定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主动联系了解需求,定向推送见习信息。
“今年来,我省还通过进校园、进园区、进企业活动,以及人才夜市、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渠道,组织开展见习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和见习单位对接。”该负责人还介绍,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根据实名信息数据库、人社部求职登记小程序和失业登记库分类开展走访摸排,提供精准就业帮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强见习全程指导和管理,鼓励用人单位留用见习生,同时强化各项促就业政策之间的协调联动、高效衔接,开展兜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