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我省超8成应届毕业生已落实去向

中人社传媒记者 傅晓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事关重大。2024年,全省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1.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全省大力实施“逐梦三湘 就创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全力稳固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记者日前从省人社厅获悉,截至8月底,省内应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已超8成,就业工作收获阶段性成效。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背景下,为评估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在省人社厅指导下,本报记者日前以发放问卷和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问卷基本数据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2089份,覆盖全省近80%高等院校,涵括计算机类、管理类、生物医学类、理学类、工学制造类等10余个专业大类,涉及专科(25.39%)、本科(59.77%)、硕士(7.99%)、博士(6.85%)各学历层次。受访者中,男性占比49.5%,女性占比50.5%;就读于“985”“211”工程高校的受访者占比13.1%。

“升学热”略有降温
超6成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

  7月31日,一则“全国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新闻登上网络热搜,引发了一场关于“学历贬值”的大讨论。有网友表示,相比一纸文凭,工作中积攒的经验和成就似乎有更高的含金量。
本次调查中,有91.67%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已落实去向,其中63.06%实现就业、8.87%选择自主创业。选择考研/考博和出国留学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9%和6.58%,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另有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总人数为16.89万,较上一年减少1.19万,降幅达6.6%,与全国总体数据走向基本一致,考生和社会对“高学历”的需求认知或趋于回归理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对很多本科毕业生来说,相比于考研,尽快找到一个就业岗位更加现实和稳妥。此外,读研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经费成本,却可能还要面临毕业后降低工作预期的现实。
近年来,随着“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思想得到改观,实用性技能、工作资历、职业素养和即时效益转化率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招揽人才的重要指标,将“联合培育”“对口输送”等作为办学特色的职业教育在求职市场上的优势逐渐凸显。记者梳理问卷中已就业的受访者发现,71.16%的专科生成功实现就业,在所有学历层次中位居前列。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人社部去年年底召开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夯实稳就业基础。要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吸纳,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不过,学历层次与工资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强正向关联。调查数据显示,在3000~5000元薪资区间内,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毕业生占比最大,均超过40%;而在5000~12000元薪资区间内,硕士和博士占比优势明显,分别达到45.37%和55.88%。当薪资标准超过12000元以上时,从高到低4个学历层次受访者占比分别为8.82%、6.72%、4.50%、4.04%,呈现出阶梯递减趋势。

“就”在家乡倾向明显
经验不足或成求职最大阻碍

  “既可以和家里互相照应,又能攒下一笔积蓄,安全感满满。”今年上半年,长沙学院应届毕业生罗星慧通过春招顺利入职湖南银行华容支行,日常通勤仅需5分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她表示,事业单位和国企是自己择业时的首选,“一是工作稳定,二是保障可靠,失业压力小”。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就业市场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需求萎靡不振、工厂减产停工、企业降本裁员的现状,进一步强化了劳动者“求稳”的就业倾向。随着内陆城市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加大,涌现出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求职者将目光投向就地就业、返乡就业。
对于刚走出校园、社会阅历较浅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求稳”心态同样表现显著。问卷中关于“选择工作时最看重因素”方面,有29.42%的受访者在意“工作稳定性”,28.81%的受访者选择“薪资待遇”,还有21.16%选择“工作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在选项占比高达32.77%的“工作地点”中,75.02%的受访者表示更倾向于在家乡附近工作。不过,他们之中仍有很大一部分面临来自职业发展前景、企业规模、个人兴趣和专业对口程度等因素带来的“两难”困境。
另据记者了解,除“就业市场饱和,竞争激烈”因素外,40.77%的受访者认为“工作经验不足”是毕业生求职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王惠璇告诉记者,在投递简历时,许多企业会要求应届毕业生拥有工作经验,然而在本科阶段,其身边似乎少有关于“尽早实习积攒工作经验”的提醒,使得她在求职期间时常感觉很被动。
此外,受访者认为专业不对口(30.83%)、薪资待遇不满意(30.36%)、工作地点不合适(26.93%)、信息获取困难(23.51%)均给他们的实习求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碍。部分大学生坦言,找一份实习特别是“高含金量”的实习很难,如果没有学校老师或亲朋好友推荐介绍,自行寻找实习的成本很高,收获也很有限。
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特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贾利军指出,到了大四上学期,应届毕业生即将进入实习环节,高校可以邀请法务专家为他们讲解实习期间可能碰到的法律问题,提高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在人际交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社交礼仪,提升社会化水平。在他看来,实习是一种系统性脱敏过程,能够让毕业生恰如其分地社会化。

网络招聘延续主力作用
线下招聘活动表现亮眼

  2024年,中国经济复苏整体预期仍然保持稳健缓慢增长。随着一系列稳就业、促经济措施的出台,国内招聘市场将呈现出低位稳中上涨趋势。目前,很多企业都将线上招聘作为主要渠道,不仅可以提高招聘效率,也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平台。
调查数据显示,52.05%的受访者通过招聘网站等平台了解、获取工作。在他们看来,网络招聘是跨越地域限制、打破求职者与雇主之间信息壁垒的最优选择。同时,更加智能的匹配算法让就业市场供需对接更加精确、高效,越来越为求职者所依赖。
今年4-6月,我省举办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首场直播带岗活动由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焦华芳主持,吸引超过400万人次观看,实时收到简历数百份。从5月中下旬开始,全省各市州(含湘江新区)及代表县(市、区)人社局长和高校负责人依次亮相,以40场高频次直播展示地域风情、推荐重点企业或产业,为优秀毕业生顺利就业“扶上马,送一程”。该系列活动先后获得《湖南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报道,以及中国政府网和人社部官网全文转发,对于营造积极就业、高质量就业氛围产生了催化作用。
然而,网络招聘的短板与不足同样明显。“线上投递简历很方便,但也会吸引更多有竞争力的求职者,导致通过率低,且时效性得不到保障。”湖南工商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胡欢欢认为,线下交简历或许更能直观感受到招聘负责人的态度和企业真实情况。
换言之,线上还不能完全替代线下招聘渠道,需要定期开展一定规模、主题明确的线下招聘活动作为补充。为此,我省一系列由政府主导、高校协同的专场招聘活动陆续启动,为有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铺路搭桥、保驾护航。
“学校举办的招聘会给了我这样的‘小白’进入职场的机会。”在日前举办的湖南省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生李志豪感叹道,“这让在网络招聘中屡屡碰壁的我找回了信心”。
“招聘会现场为我提供了人才政策咨询、简历诊断、职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大大提升了找工作的成功率。”该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王晨阳向记者透露了通过参加春季招聘会收获企业Offer的“秘诀”。
直播荐岗、职业规划课、就创先锋进校园……今年以来,全省各类线下招聘活动同线上渠道的联系日渐紧密,活动形式日渐丰富,服务保障日渐完善,稳稳承托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梦”。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好评率过半
切实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实效

  7月中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对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明确表示要“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
“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作为重中之重,拓宽就业空间,畅通成长路径,强化服务和就业观念引导。”人社部部长王晓萍指出,要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厚植良好就业生态。
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政策是至关重要的主线。今年以来,全省人社系统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上持续加码,以务实举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扫除障碍。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热线、“311”等就业服务随时待命,解毕业生所难所急;创业方面,包括创业培训、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等在内的创业支持政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有意愿创业毕业生的各种顾虑。此外,为家庭困难、身有残疾等有特殊难处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提供个性化就业援助和结对帮扶,凸显政策人性关怀温度。
本次调查中,有64.81%的受访者表示接受过学校、政府有关单位提供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其中69.17%认为学校、政府有关单位提供的指导服务“好”或“非常好”,好评率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
“通过参加这次实训营,我学到了简历制作、面试准备、沟通技巧等实用知识,更有信心找到好工作。”连日来,永州市在蓝山县、新田县试点推广求职能力实训营项目,更好地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高求职就业能力。对有志于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宁远县人社局推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供创业资金援助,为毕业生创业提供财务支持与缓冲。
良好的职业指导服务对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显著影响。记者调查发现,毕业生对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形势分析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服务需求较高,与之相关的还有面试技巧,就业、择业心理咨询和职场礼仪。华东师范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廉洁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杨亚星建议,探索建立相对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满意度指标体系,以指导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将就业去向、就业满意度、创业数量和类型等情况纳入就业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中,切实提升服务实效。
值得注意的是,当被问及可能影响大学生了解并享受就业创业政策优惠的原因时,缺乏政策信息获取渠道,认为优惠或服务不够具有吸引力,办理流程太麻烦、成本高等因素被频繁提及。对此,人社部、财政部去年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政策落实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启动“就业政策在身边”滚动宣传,分群体分类别发布政策清单,逐项开展“看得懂、算得清、办得明”政策宣传解读,讲清楚政策内容、享受条件、经办流程、申领渠道等要素。
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永军表示,湖南人社系统将扎实推进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载体、创业补贴、创业活动“五创联动”,打造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链式服务体系,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