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陈杏初说,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成为头号红颜杀手,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所幸的是,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的开展,乳腺癌的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
乳腺癌的易患人群———
陈杏初主任说,乳腺癌发病年龄从20岁左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45-55岁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势头,绝经期后上升相对缓慢,近年来,乳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的易患人群一般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月经来潮早、绝经迟的、长期心情抑郁的、有免疫力缺陷的、大龄未婚未育的、晚婚晚育的、未哺乳的妇女、长期服用雌激素或避孕药的、多次流产的这类人群,其发病几率高于一般人,另外,肥胖,局部外伤也是乳腺癌发生的高风险因素。
乳腺癌如何自检自查———
同为女性,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主治医生尹红告诫广大女性朋友说,乳腺癌发病前有诸多蛛丝马迹,女性朋友对乳房要经常自查自检,不可大意。其表现有:
1.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2. 乳头改变:乳头溢液,有单侧乳头溢液尤其是溢血者应警惕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非先天性的乳头凹陷;乳头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结痂等湿疹样改变等。3. 乳房皮肤及轮廓改变: “酒窝征”;“橘皮征”;乳房皮肤出现多数坚硬小结节或小条索;排除炎性
症导致的乳房明显增大,皮肤充血红肿、局部皮温增高;另外,晚期乳腺癌会出现皮肤破溃,溃疡。4. 淋巴结肿大:无其他诱因所致的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陈杏初主任说,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以下检查帮助诊断乳腺癌:
1.乳腺钼靶:是目前国际公认最为有效的乳腺普查手段。它对于细小的钙化敏感度较高,能够早期发现一些特征性钙化(如簇状沙粒样钙化等)。
2.乳腺B超:是一种经典的检查手段,特别是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可将乳房B超当成首选的普查方法。
3.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核磁检查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影像检查手段,较X线和B超有很多优势,尤其对多中心性病灶的诊断可靠。
4.乳管镜:作为一种微小内窥镜,可以直接观察有乳头溢液症状的患者乳管上皮及导管腔内情况,为无肿块表现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了解,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超过30岁的女性,除了每月坚持乳房自查外,每半年或一年要到医院乳腺科或普外科科室进行检查,特别是有高风险因素的妇女。另外平时应保持良好心态,不要熬夜,作息规律,多吃低脂高纤维的食物,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雌激素喂养的家禽,避免人流,产妇要多母乳喂养等。
尹红说,如经确诊患有乳腺癌也不必过于担心,放下心理包袱,大部分乳腺癌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且治愈率高达80%-90%;若到了中晚期进行有效治疗生存期有的可达10年甚至更长。
本报记者 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