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进不了,小企业不愿去”成了众多求职者面临的尴尬境地,与之相对的是中小微企业在订单萎缩、用工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的积压下,招工留人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大难题。4月20日,本报对参加“湖南省首届中小微企业大型专场招聘会”的求职者展开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01份。结果显示,此次前来求职的本科生居多,占78%,大专生占14%,硕士研究生占6%。其中大部分求职者表示希望能进入外贸、服务业、金融业、商业等行业领域。
近7成求职者更青睐大企业
据问卷调查统计,68%的求职者更希望进入国企或外企等大规模企业工作,有意愿进入中小微企业的比例为52%,其中有不少求职者表示大企业、小企业都在求职的考虑范围之内。
求职者徐威告诉记者:“大企业管理制度更规范,而且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在大企业中工作更像进入了一个大家庭,不会像小企业那样天天看老板的脸色,一个不小心就被炒鱿鱼了。”调查中显示,像徐威一样看重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求职者占到了34%。
“我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每次跟人提起,别人都摇头说没听过,这次来主要想换一个知名度高一点的公司,以后跟朋友介绍起来也有面子。”小杨去年大学毕业,来到了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遭遇过几次尴尬后,别人再问起他在哪里工作时,他索性含混地回应“在一家传媒公司”。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公司知名度、实力也是他们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企业分工细,容易得到锻炼,而且大公司一般都标准化,容易学到很多现代化的制度方面的知识。此外,在大企业任职的员工一般都比较优秀,与这些人的沟通和交往对我个人成长和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工作两年且一直对大企业情有独钟的刘卢伟分析道。
中小微企业更能锻炼综合素质
67%的求职者认为中小微企业更能够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这也成为中小微企业吸引求职者的一大优势。“在大企业分工太细,负责的工作内容过于单一,相反,小企业分工没有那么细致,我们大多数员工都能够参与到公司的整体运作中去,而这恰恰对于我积累管理和运作方面的经验很有帮助。”毕业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经营管理专业的王潇表示更愿意进入中小微企业。
小公司虽然没有大公司的资源丰富、福利丰厚,但是相比于大公司庞大的管理体系、复杂的审批环节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甚至复杂的人际关系,小公司还是有其独特之处的。小公司规模小,员工少,很多时候只有几个人或是一个人来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甚至一个人负责多方面的工作,小公司培养出的是“多面手”式的“全才”。
中小微企业工作方式灵活、制度化的约束小是吸引求职者的“秘密武器”,在愿意进入中小微企业的求职者中,40%的求职者都是出于对中小微企业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和灵活的管理制度考虑而作出的选择。
工资低、福利少成人才“拦路虎”
“他们开出的工资也太低了,有的甚至两千都不到。”从江苏回到长沙找工作的王燕抱怨道。王燕找的是一份行政管理的工作,但是许多公司开出的低工资让她望而却步,更让她感到郁闷的是,“有些小型企业甚至连社会保险都不能及时购买,就算是购买,不是缺‘一险’就是少‘一金’(住房公积金)。”
工资低、福利少成为很多求职者不愿意栖身中小微企业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40%的求职者表达了对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的不满。小张和小杨在这次招聘会上“空手而归”,她们都是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学历虽高,但在求职过程中却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多,竞争大,大企业难进;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提供的两千出头的工资让她们感到“有些委屈”。
除了出于对工资、福利方面的考虑外,30%的求职者将公司提供的发展空间、晋升机制以及培训机会作为就职的必要参考条件。此次调查中,不少求职者表示,其实在实际找工作中对于公司规模的大小并没有作过多的考虑,只要公司开出的聘用条件合情合理就会作出选择。
本版图文 刘玮 叶飞艳 廖杨 见习记者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