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有一句经典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他把信任员工和充分授权看作是现代管理的真谛,并将这个管理理念在整个GE管理层中加以推广。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是否也和韦尔奇说的一样,“领导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是否愿意相信他的下属,放手让他干?记者采访了本地几家企业的HR,对于韦尔奇的观点,他们均表示赞同,但同时也提出了,“管得少也是要有前提的”。
“管得少”就是“抓关键”
国内的很多企业在对离职员工进行调查时,不少离职的核心员工都反映,领导不信任人,不肯授权,不给发挥的余地,无论什么情况下犯的错误都推给员工,这是他们辞职的最主要原因。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员工而言,给予他们必要的信任和更大的决策权是精神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企业是不是应该放手用人?采访中,有HR表示,长沙很多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依旧是“家长式”的,老总、上司们生怕出问题、担责任,于是什么都想管,结果适得其反。湖南元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HR崔争艳认为,“管得少,管得好”并不表示真的少管,而是对关键的环节及节点进行管理(如衔接、沟通、较大的决议等),而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就可以放手让下属去做。管理者应该只对方向进行管控,方向不偏差,事情的结果一般不会偏离。
对于“领导管得多会使下属发展受限”这一观点,崔争艳表示认同,她还列出了“爱管事”的领导的“三种类型”。崔争艳说,第一种领导是担心下属的能力不够,出了问题自己又不想承担责任,才不敢授权;第二种就是怕下属太能干,有事不通报就直接去做,抢了自己的风头;还有一种人,就是个性,在家里就是什么都想管,大包大揽的,在工作中也改不了这个习惯。“作为管理者,必须撇开私心,适当授权。员工得到发展了,企业才能发展。”
“管得少”要先“能放手”
对下属的信任,是领导“管得少”的前提。作为HR,是否愿意相信下属,放手让他干?受访的HR均表示,他们愿意充分地去相信下属,但在授权方面,还得“把握好度”。湖南蓝猫全网教育有限公司HR吴莉霞认为,如果是一线工人等基础性的操作岗位,还是要让他们严格遵守流水线的规范;如果是知识类的岗位,还是充分尊重员工的“智慧”,让其自由发挥,“按要求出成果”就行了。
此外,对于一些应届毕业生,或没有相关岗位工作经验的员工,崔争艳认为,还是需要上司多花些功夫,去教去带的。“上司还是要多去了解这个下属的工作状态,多与他进行互动,在管的过程中教会他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并让这样的状态习惯化,授之以渔。当下属已经开始按照规矩做事了,就可以放手了。”
“能否授权” 得看“老板”和“环境”
究竟“管得少”也就是“授权”在一些企业能否得到实现,尤其是企业的高层是否“愿意授权”,高信集团HR余佳认为,有三点可以作为参考依据:1、发展阶段。对于多数企业来说,需要该企业真正在“职业化”的路上前进时,才会有真实的授权。2、老板格局。余佳认为,老板要成为企业家,需要历经三关:钱关,情关,名关。钱,指对钱的态度,钱聚人散,钱散人聚;情,指是否按市场和规则主导来处理管理,而不是以人情、关系、亲属为主要指导;名,指个人精力的关注点,很多老板喜欢上报、担任商会会长、出席各种活动,这会导致精力分散,公司发展受阻。“老板成为企业家,其格局在哪,就决定了是否会授权。即使你给他配齐专业团队,结果亦同。”3、市场环境。在市场的大环境下,如果多数企业都是授权的,特别是有同行业的企业做示范,且取得了大的成功,就会诱导一些老板跟风学习,也可能导致一些授权,但这类往往不稳定。
如果企业的高层支持“授权”,管理者又该如何授?“目前,我正努力朝着‘不知道?’、‘不会?’、‘不习惯?’这‘三问’来做。”余佳解释,对下属在工作中不清楚的地方,他会将相关内容以工作日志、要求等形式呈现给他们;对下属工作中不会的地方,他就做示范,根据情况做工作指南;对下属在工作中不习惯的地方,就帮助其一起养成习惯。当下属“完成了”这“三问”,就可以放心授权了。“就算‘三问’还‘没问结束’,还是可以授一次权的,但也会承担一些风险。这就需要我们扛住一些压力和对下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本报记者 廖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