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收入分配改革关键在“方案”之外

    公众期盼已久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据称原定于去年6月出台,此后出台时间又两度推迟,至今仍然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最新的消息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方案已经基本成型,目前正在做进一步的修改和沟通,如果顺利的话,方案将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出台。(1月6日《羊城晚报》)
    据报道,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之所以如此“难产”,主要是因为相关利益群体明里暗里从中作梗,甚至一些参与制定方案的部门和单位,本身就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阻力。分析人士指出,以贪腐官员为代表的权贵利益群体、以垄断企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和以房地产业、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和资源利益群体,是妨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的三大“祸首”,在他们的干扰和阻挠下,方案中关于破除垄断、限制垄断部门和垄断行业收入等内容,不但无法成为基本共识,反而有被抽空或“拿下”的危险。相关利益群体的干扰、阻挠导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难产”,一方面说明方案的一些内容的确触及到了他们的痛处,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当下中国,这些利益群体具有超强的游说能力和博弈能力,能不能排除他们的干扰和阻挠,敢不敢搬动他们的“奶酪”,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否切实推进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和其他很多改革一样,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一个原则性的总体方案,但制定总体方案只是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步骤和攻坚环节,其实都在总体方案之外,甚至在收入分配改革本身之外。收入分配改革不能是一项单兵突进、单刀直入的改革,它需要和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更深层次和关键领域的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需要不断完善制度、扩大民主、夯实法治,强化公众对公权机关的监督制约。只有在这种“大改革”格局下,收入分配改革才能唤起公众的广泛参与,并获得制度环境的大力支持,也才能以雷霆之势打破垄断,以攻坚之力排除三大“祸首”的干扰阻碍。
    我们对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抱有热切的期待,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更要有清醒的认识。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指日可待,但真正的改革搏弈才刚刚开始。 潘洪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