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宁魁忠艰辛创业路

开山挖路果园飘香

    沿着平整的公路,汽车径直开进了果园,停在园子前一块平整的土地上。整齐有序的桔、柚树上果实初挂……返乡农民工宁魁忠的果园坐落在衡南县栗江镇长冲村尽头,这里琳琅的瓜果、恬静的气息、肆意的芳香,给人留下清新独特的深刻印象,撩起了心底悠远的回想。

穷则思变,差则思勤
    起伏的山岭绵延不断,零星的水田散落其间,山地多是沙砾荒山,土层薄,农作物基本无法生长,这里的村民,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无奈之下,大多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宁魁忠也在其中。
    当年还只有16岁的宁魁忠没有一技之长,只能进厂打工。岁月蹉跎,宁魁忠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不愿自己的青春浪费在流水线上,不愿自己的梦想消失在反复的动作中,更不愿自己的故乡成为永远贫困的地方。
    近年,在栗江镇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并提供诸多优惠政策的机遇中,他瞄准市场行情,并经过一番调研后,决定返乡与妻子在家乡创办果园,带动村民回乡创业,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005年,在家人和镇、村干部的大力帮助下,宁魁忠和妻子开始了开垦荒山的艰苦创业生活。农业开发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产业,特别是前期开发,基本都是“净投入”,夫妻俩打工多年积累的资金开始像开闸放水一样流向那片贫瘠的土地。
    开垦的荒山离公路近千米,只有羊肠小道可以通行。没有房子,夫妻俩就借来山下多年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作为容身之所;没有公路,他们就拿着锄头、铁锹,起早贪黑地一点点挖;没有水喝,二人就在山下水塘里打来浑浊的黄泥水,一夜夜地沉淀过滤;没有资金,小两口就勒紧裤腰带,一点点挣又一点点省……
    经过自学与探讨,两人最终决定从妻子娘家常德移植果树。当时,宁魁忠在家垦挖荒山,妻子把孩子背在背上,用蛇皮袋装着从娘家带来的树苗,从常德坐火车到衡阳,又从衡阳转车到栗江,再从栗江步行30公里到长冲村尽头。每每说起那些日子里,妻子苦得像流落在外的乞丐,宁魁忠都心疼得掉眼泪。
    挑水种树,掘山开路。几年下来,果树开始挂果了,柚子茁壮成长,蜜桃长势喜人,柑橘枝繁叶茂,公路也铺上了一层碎石细砂……

雪中送炭,重振信心
    然而,2008年的冰灾,一下子将宁魁忠的美好梦想击得粉碎。
    果木冰冻,刚长成的果树被大片大片拦腰截断;道路封锁,住在山上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办法维持。果园情况不容乐观,宁魁忠也陷入极度的沮丧之中。栗江镇镇长陆元华知道情况后,和长冲村支部书记第一时间赶赴果园,查看灾情,送去慰问品,并尽最大力度帮助。在陆镇长的鼓励帮助下,宁魁忠重振信心,认真清理了残枝枯叶,重新补种了果树。历劫新生的果园,如今呈现出崭新的景象。
    目前,宁魁忠已投入资金30万元,完成了整地挖穴、苗木定植、公路修建、水塘挖掘工作,栽种了20亩1年生油茶,20亩高产棉花,80亩各色果树。其中,玫瑰香柑、红肉蜜柚、 柑等特色水果在衡阳水果种植中尚属首例,预计全年可创产值60万元。
    下一步,宁魁忠计划整修鱼池水塘,利用长冲水库养鱼传统悠久的优势,启动水产项目,并借助便利的交通,充分发挥果园优势,搞农家乐旅游休闲项目,改变目前果园单纯销售水果的经营方式,吸引顾客来果园赏果、采果、吃饭和住宿,从而提高果园的综合效益。

 通讯员 叶婷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