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圈里的时尚老人:

玩抢红包乐此不疲 爱分享心灵鸡汤

  老人纷纷建起微信群

  1月3日,元旦假期最后一天的清晨,小云被微信的提示音吵醒,打开一看,自己的婆婆正在微信群里“撒红包”,而婆婆的兄弟姐妹一个接一个地抢,不到一分钟就抢没了。紧接着抢到上一个红包最多数额的人,开始发新的红包。一连三天一群老头老太太玩抢红包玩得非常嗨,真让小云想不到。

  小云记得,去年是被婆婆拉进这个“我们是一家人”的微信群里,大部分是丈夫家的长辈,像小云一样的同龄人只有零星几个。但是不管早上晚上,这个群却非常热闹,“都是老人们在聊天,聊的无非就是今天做了什么,又有了什么新发现,对方城市的天气如何”。小云说像这样的“老年群”,婆婆加入了不止一个。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马广海说,随着微信应用的普及,老年人使用微信的越来越多,甚至有70多岁的老人在几年前就用起了微信。而老年人尤其在退休后,一下子生活空闲了,需要一定的社交来填补。“老年人腿脚不便,而建立微信群就满足了老年人社交的需求。”

  心灵鸡汤和养生是“老人圈”最爱

  小云发现,长辈们分享的内容大多是心灵鸡汤、养生保健、政治解读等,这都成了老年人的最爱。在去年10月,腾讯首次公布微信数据中,显示中老年人最爱分享心灵鸡汤。

  59岁的陈文华是朋友之间公认的“刷屏王”,仅元旦这一天,就在朋友圈转发了57条链接,其中24条都是心灵鸡汤。有时陈文华还经常把关于做人的心灵鸡汤单独转给孩子看。“孩子虽然大了,还是应该加强教育,他们在经验上还是差一截。”

  济南大学的教授张伟对孩子则是放养的态度,他更注重于自己的养生、健康,最近,他的体重一直让他烦心,甚至连体检都没去,担心检查出问题。他天天关注老年健康的微信订阅号,有文章好的,就转发出来,与大家分享,看到有人分享或点赞,心里就有了说不出的满足感。而且在群里,朋友们还会讨论他所转发的有关健康的文章,比如一篇关于早练的文章,让张伟和退休的同事们约定一起在校园里跑步。

  通过朋友圈也与晚辈们拉近了

  小云和丈夫长期在济南工作,而婆婆一个人在临清老家。婆婆以前想儿子了就打电话,但是儿子在部队,不能随时接,久而久之就不打了。小云说,后来婆婆学会了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就给儿子留言或者发语音信息;丈夫有时间了就回,还会发近照给她,甚至有时间就约好跟婆婆视频,老人就很开心。

  对于张伟、陈文华来说,虽然与孩子们都在一个城市,但他们都同样成为了空巢老人,因为孩子的生活不便于再介入,微信成为他们与孩子交流的最好方式。张伟的儿子喜欢到处旅游,看到儿子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网站发的旅游照片,张伟心里就觉得踏实。

  济南省老年大学教务处处长傅立民说,用微信等网上社交工具的老年人虽然还是很少数,但会越来越多起来,这是个好事儿。子女们和有关机构应积极引导,让老年人健康使用、安全使用,同时鼓励老年人将网上和网下活动结合起来。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