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十位大佬眼中的2016创业趋势
回首2015年,合并潮、倒闭潮、转型、“互联网+”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素材,不仅互联网企业进行创新创业,传统企业也纷纷拓展线上渠道,发力“互联网+”转型。2016或未来创业趋势,众多大佬何理解……
习近平:
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
2015年12月16日,在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开幕词时提出了5点主张,其中重点提出要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要求发展分享经济、数字中国、跨境电商、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区等列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式与方法。
点评:2016年随着国家战略在各地方、各产业经济内进行落实,分享经济、互联网+创业创新、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或将再次爆发,而前期进入的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Jim Breyer:
现在是90后青年创业者最佳时机
Jim Breyerr曾多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第一风险投资人,2005年成功投资了Facebook的A轮,现为Breyer Capital的创始人兼CEO。他对未来创业的投资趋势主要看好四个领域,一是医疗应用领域;二是互联网金融服务;三是人工智能;四是在线教育。Jim Breyerr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20岁到24岁之间的青年在应用开发和创新中创业的最佳时机。
点评:90后、00后创业者逐渐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把注意力放到这一年龄段的创业者身上,年轻并富有激情是他们的优势。
李彦宏:
移动互联网大幕已到高潮,
传统行业仍然是经济支柱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对于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判断如下,他认为中国经济可能有两种结局:一是以后所有企业只剩下传统主流产业和互联网平台类型公司;第二种是传统产业真正拥抱互联网,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正确按钮。他认为不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最主流的产业其实不是互联网产业,而是教育、医疗、金融、汽车、房产等代表经济支柱的主流产业。
点评:从产业的角度看,“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分歧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促进线上线下的融合沟通。
刘强东:
未来20年中国品牌将崛起
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近期表示,未来20年就是全球化的中国品牌崛起的时间,也只有走到那一天,中国才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国家。对于创业者来讲,任何时候出现困难,刘强东希望大家第一时间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团队有没有问题?如果经过思考,你能够确定商业模式没有问题,团队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剩下唯一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坚守、坚守、再坚守。
点评:中国品牌将是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一把钥匙。京东集团从电商到社区再到农村的布局,渠道下沉已成为未来几年的大势,与阿里、苏宁布局商超、农村一样,能否走通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柳传志:
最看好的还是
内需消费领域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近日表示,联想控股最看好的还是内需消费领域。中产阶级的增加、中国人消费意识的改变、政府的提倡鼓励等都会给消费领域带来机会。“联想之星”重点看TMT、医疗健康,也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生物技术、医疗器械这样的前沿领域。
点评:联想控股集团在国内布局众多领域,目前较热的互联网+出行领域都有其后人的身影,Uber中国区负责人柳甄是柳传志侄女,滴滴打车总裁柳青是柳传志女儿。
马化腾:
下一个时代,可能通过
视网膜、脑电波沟通
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一直推动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马化腾表示近日表示,腾讯将继续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帮助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信息鸿沟,也将不断探索分享经济等新型的网络经济模式,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马化腾认为每隔大约20年,就可能有一次大的技术更迭。从大型机到PC的演变、从PC到移动终端设备。每一次终端的演变就会对整个信息业态、甚至对整个经济的业态产生重大影响并推动改变。
点评:腾讯、阿里等巨头作为“互联网+”的强力推动者,用技术驱动线上线下商业的融合发展,带动产业升级,未来实现由市场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一种趋势。
马云:
成功者必须要有“利他”
思维,从IT向DT转型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近日多次表示,目前正进入从IT向DT(数据处理技术Data Technology)的转型。IT和DT巨大的差异,在于思想上的差异,重要的差异就是成功者必须有“利他”思想,IT时代是让自己强大,DT时代是让别人强大。马云提到“新实体经济”,他认为,互联网的技术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谁也阻挡不了,大家说实体不行,其实实体也不错,中国需要创业创新创造。未来他除了关心互联网商业外,更关心“happiness and health”(娱乐和健康)。
点评:借用马云著名语录“只要你成功了,你所说的都是对的”。
任正非:
四面八方喊响“创新”、
“颠覆”就是葬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对于互联网思维有自己的理解,一是应该踏踏实实地用互联网的方式,优化内部供应交易的电子化,提高效率,及时、准确地运行;二是应踏踏实实地夯实基础平台,让端到端的实施过程透明化,以免误导青年员工;三是不要动不动就使用社会时髦语言“颠覆”,不要妄谈颠覆性;四是不要盲目创新,分散了公司的投资与力量,同时坚持稳定可靠运行,保持合理有效、尽可能简单的管理体系;五是坚信自己的价值观,坚持合理的发展。
点评:任正非的商业逻辑更加务实,企业一方面做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就是能使企业一直不死,并长久活下去才能够算是成功的企业。
徐新:
只投资消费品品牌、
零售连锁、消费互联网
今日资本创始人兼总裁徐新近日表示,她在全民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只投资三个领域,一是消费品品牌;二是零售连锁;三是消费互联网。徐新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很残酷,品类机会来临的时候,创业公司要舍命狂奔,市场份额达到70%才安全。企业要想高速成长,一个是抓住消费者升级,第二个就是品质提升。
点评:风投女王徐新主要投资的三个方向,将是未来几年内对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新鲜血液的重点领域之一。
薛蛮子:
每个行业都有
“互联网+”的精髓
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认为,目前身边传统行业中有哪些巨大的痛点,哪些痛点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的经济因素迅速改造的行业,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行业的首富。在传统行业中能够结合互联网的因素是一个最大的优势,他认为这是一件30至50年都做不完的事情,因为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都面临升级。另一方面,薛蛮子认为现在最大的机会就是股权投资,而今天的中国新三板,都是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提出来的资本渠道。
点评:薛蛮子近两年投资了一批创业创新项目,是天使投资圈内最为疯狂、活跃的老头。
2015年已逝去,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先进企业的运营、管理经验,为企业面向2016年或长久发展而准备,除此之外大数据、VR、IP、无人机、人工智能等依旧让很多人疯狂追逐。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