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报/民生网记者 曾鹤群
5月,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中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任务。在湖南,人社系统高效运转,通过不断落实落细政策,不断提质提档服务,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提振民众就业信心,稳定预期,确保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不断落实落细的政策 保障就业源头活力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湖南地区生产总值为8824.8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企稳回升趋势。随着复工复产加快统筹推进,更大力度的政策相继出台,全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加快回升态势。
“经济回升,说明各大产业企业整体运转面向好,就业市场趋向稳定。”湖南省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正协同各市州人社部门全面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专项行动已举办各类网络招聘会91场、现场招聘会45场,共有7923家用人单位提供近40万个用人岗位。“与此同时,全省线上国企招聘专场活动即将上线,我们在此呼吁各类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积极参与。”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冲击,4月28日,湖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十六条措施》正式印发,举全省之力力挺企业稳定岗位。
《措施》中不但明确了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企业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或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还可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
“中小微企业对就业贡献率在80%以上,我们很多政策都在全力支持其稳定岗位。”省人社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省已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5.98亿元、创业担保贷款5.7亿元,减免失业保险费1.32亿元。”
不断提质提档的服务 重点群体就业途径更宽
稳住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工作岗位是保就业重中之重,针对两大群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遇到的就业难题,湖南人社系统提前布局,以持续优化的服务让大家的就业途径更宽。
4月28日至30日,长沙市雨花区人社局抽调30名工作人员组成14个就业扶贫行动小组,深入到跳马镇373位贫困劳动力家庭,座谈摸底、采集信息,校准就业需求、开展引导帮扶。该项行动负责人易光明表示,行动最终目的是要助力有就业意愿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已就业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实现技能就业、有创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创业就业,推动就业扶贫补贴政策落实落地。
早在3月11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八条措施》,要求落实“农村劳动力资源供给清单”,促进劳动力供需精准对接,积极应对农民工回流风险。特别是对于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措施明确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将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占现有职工比例下调为20%,职工超过100人的比例下调为10%,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
另外,全省人社系统正积极促进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截至5月12日,全省2963家就业扶贫车间实现全面复工,并新建了216家,共吸纳贫困劳动力3.9万人就业,其中新增吸纳贫困劳动力3871人;4月末,全省农民工返岗924万人,返岗率为99.78%;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95.2万人,就业率为99.59%。
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面,省人社厅出台十条措施,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目前,各项措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据省人社厅数据统计,4月城镇登记失业率2.8%,控制在4.5%目标范围内,2020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37%,较去年同期同比微降。
不断优化的就业结构从危中抓住机遇
据省人社厅统计,2019年,全省技能人才总量为484万,其中高技能人才148.6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30.7%。专业技术人才求人倍率月均在1.45左右。企业招工难问题由季节性、行业性、地域性,逐渐向常态化、结构化、普遍化趋势演变。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冲击,上述问题更加凸显,但更应看到的是机遇。
“目前,我们操作工缺口在5000人以上,还有大量电工、钳工等技能岗位需求。”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胡莲清说。
“市场渴求技能人才,劳动者以此次疫情影响为契机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是大趋势。”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湖南计划完成人社部下达的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0万人次目标任务,并大力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专项行动,推进“互联网+”线上培训。
不仅是工厂需要技能人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正在全面扩大内需,深挖国内市场“宝藏”。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湖南人社正有的放矢。
连日来,由花垣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育婴员培训班十分忙碌。来自当地各乡镇的45名困难职工、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贫困劳动力参加为期7天的育婴员技能培训。
“国家二胎政策放开,育婴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我们积极探索育婴员技能培训模式,以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工、困难职工、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花垣县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石朝晖表示,根据统计,前期通过的育婴员培训的学员就业后最高月收入可超10000元。
据统计,近五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年均78.15万人。目前我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为39.1:22.4:38.5。随着全省在推动传统产业建设的同时,加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等,可以预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需求仍然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我们建议无论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还是其他求职者,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掌握一技之长。”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说,保住就业需要协同发力,人社部门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需要劳动者主动出击,从危中抓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