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千零一夜》之麻小娟更多的故事
编者按:
近日,报告文学《一千零一夜》的刊发在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一夜之间,麻小娟成为教师队伍中学习的标杆。麻小娟到底是一位怎样的90后乡村教师呢?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麻老师所在学校的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及宿管,通过他们的口述故事讲述他们眼中的麻小娟。
乡村教育需要更多麻小娟
刘启红,51岁,从教27年,蔡家岗中学校长。刘校长是麻老师成长的见证者:当年从蔡中走出去到如今返回母校教书五年多,麻老师已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他从麻老师身上看到了当代90后教师的潜力,更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
曾经,我见了麻老师都是“躲”着走。
麻老师年轻、工作能力强,之前,江年基校长一直想让她做学校管理层。可麻老师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只想当班主任。2019年末,江校长在退休之际,联合我给麻老师做了大量工作:办公室聊,打电话说,发短信劝……最终把她勉强拉上了政教主任一职。
麻老师在任期间,把德育、美育、安全教育、班级量化管理、班主任考评等工作做得细致入微。我以为麻老师的心已经安定了。谁知,2020年,江校长退休,我上任,她再次提出卸任。
我不理解。升为学校中层是多少年轻教师梦寐以求的事,储备干部未来有很大职业前景。另外,当班主任是服务学生,当政教主任是服务全校班主任,带领全校班主任服务更多学生,这不同样有意义?
可麻老师拿定主意要卸任,说一次不成,就来第二次,二次不成,就来第三次。来我办公室讲,路上碰到我讲,散会后找我讲……以至于那段时间,我在学校看到麻老师都“躲”着走。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我问她为什么?
“我不想当官,只想当一名纯粹的班主任,学生在哪,我就在哪,我要紧紧贴近学生,给他们讲故事,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聆听他们的所感所思,这样的生活让我快乐。虽说当政教主任也是服务学生,但总感觉脱离了孩子们的生活,这种脱离感让我恐慌。”
麻老师这些话诚恳真挚,我怎能不尊重她的选择呢?
麻老师在她热爱的班主任工作中,不仅积极投入教育实践,还创新性地将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
2018年,我校申报《农村初中住校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麻老师积极参与,并提出“通过给住校生讲故事的方式促进农村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方案。2019年,项目开题,麻老师担任项目主持人。开题会议上,麻老师以亲身实践为论说依据,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论证了课题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我佩服麻老师,不仅是因为她年轻有为,更重要的是,她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追名,不逐利,踏踏实实地在教师岗位上耕耘;她擅总结,懂创新,细心地将实践中的点滴经验转化为教学成果。这样的老师,孩子需要,乡村教育更需要。
现阶段,乡村教育最缺乏的不是硬件设施和政策支持,而是像麻老师这样能坐得住、把得牢、能付出、懂奉献的年轻教师。自2016年,麻老师入职我们蔡中以来,她带给我们太多感动,感动之余,我们更希望麻老师的事迹能够被更多年轻人看到,激励更多年轻教师投身乡村教育,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
(刘启红口述,侯晓慧整理)
麻老师的魔力
张力燕,53岁,蔡家岗中学语文老师,从教35年。2020年与麻小娟搭档,教六年级语文。也是这一年多,让快要退休的张老师对教育有了新的体悟:何为教育?即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2021年6月的一天上午,班上一个男孩子找到我要我教他讲故事。他眼里噙着泪,脸憋得通红,很着急的样子。问清楚后,才知道班上该轮到他讲故事了。
男孩叫小彪,由于一、二年级基础没打好,现虽已经上六年级了,拼音字词积累非常有限,背书背不来,讲故事更讲不来。我是孩子的语文老师,常给他辅导功课。这次孩子找到我,想让我教他讲故事,还说不想让麻老师失望……
我好奇,麻老师用什么魔力让小彪变得这么上进?最终,我发现不少“秘密武器”。
无缝隙管理。在班上,麻老师设立超星评分制。下设有学习之星、奉献之星、组织之星、发言之星、进步之星和环卫之星,并设加分项和减分项,每周一总结,按照各项分数的高低,评选出6个班级之星。每个孩子都在班级管理中得到了肯定与鼓励,孩子们发挥所长的同时,也在弱势方面你追我赶。
鼓励与观察。麻老师鼓励孩子们大胆上台竞选、讲故事,孩子们扭扭捏捏不敢回应。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她让孩子们轮流当值日班长,精心记下每个孩子当值日班长的点滴细节,从细节中发现他们的优缺点,进一步针对性培养。这一招很快就有了成效。班上从一开始没人愿意竞选,到几个孩子站出来跃跃欲试,再到如今几个孩子竞争一个岗位……
严慈相济。“麻老虎来了,麻老虎来了!”上课铃打响之际,我在教室后门处听到了几个调皮孩子的哄喊声。我抬眼一看,麻老师正朝教室方向走来。我很好奇,问孩子为啥管你们温柔的小娟老师叫麻老虎?孩子们说,因为她是一只又威严又可爱的老虎呀。听到这个回答,我羡慕了。那一刻,我脑海里不停地闪出这样的画面:走廊上、教室里、办公室里,麻老师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孩子,有的找她背单词,有的找她汇报工作,有的找她聊天谈心。生活上给予爱和鼓励,学习上讲求严苛和效率。正是这样的严慈相济,才让孩子们在麻老师面前又依赖又放肆。
在学校,麻老师有个绰号叫“永动机”。她白天给各班学生上课,晚上轮流给孩子们讲故事,既担任班主任,又担任学校团委书记,此外还承担了学校大型文艺宣传组织工作……她似乎总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这些能量不仅传给了孩子,也传给我们老师。她就像一个万能小太阳,时刻风风火火地忙碌在校园里……
现如今,乡村学校虽然正在振兴中,但青黄不接,年轻老师不愿意来,年纪大的老师即将退休,教育不温不火。我深深明白,这样的乡村教育耽误的是一届届孩子。麻老师的到来,让我和学校其他老师常常汗颜。她作为乡村教师新生一代,对待乡村教育不但没有得过且过,反倒以创新对抗着保守,以勇进对抗着停滞。在我看来,她天生为教育而生。
(张力燕口述,侯晓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