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代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中人社传媒记者 刘璋景

  3月3日下午,在湖南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随着代表团负责人话音落下,湖南代表团提出的《关于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经全体代表讨论同意,向大会提交。
在两会语境中,“全团建议”可谓是“重磅”,有别于代表个人或者联名提出的建议或议案,其是经过全团所有代表达成共识、以代表团集体名义提出的“大建议”,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民声民意民智的重大命题。那么,此次湖南代表团提出的全团建议传递什么样的风向?

解读

何为“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去年6月举行的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出的战略目标。所谓“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即是研发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集聚区,是高端研发人才的蓄水池,也是重大科技成果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策源地。
“提出这个《建议》很有意义。”全国人大代表王震表示,《建议》对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的背景、优势、意义进行了系统阐释,提出了将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支持长株潭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长沙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长沙在创新政策方面先行先试,支持长沙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开放合作等。
王震表示,当前,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从科技创新“国家队”来看,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武汉、成渝和西安均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尤其在中部地区,武汉在科研、人才等领域表现更为突出,长沙要打破格局脱颖而出,需要更强大的创新驱动。

  全国人大代表戴茵认为,要支持长沙在优化创新生态,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在开展国际职业资格互认、全球人才大数据共享、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试点城市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优化人才招引环境。要站在全球视野,坚持“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的战略定位,将长沙打造成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全球人力资源、全球科技资源的城市。

连线

给出“时间表” 明确“施工图”

  一边是代表团的联名建议,一边是有力有序有效的稳步推进。
3月5日,在美丽的湘江西岸,湘江科学城建设大幕有序拉开:压路机、运输车等大型机械穿梭不息,多条道路扫尾施工加快推进。科学城建成后,将为产业导入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为了推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落地见效,长沙按照“一城一区三基地”的空间布局打造创新平台集聚区。“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员。”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如是说。
据悉,在长沙给出的推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施工图”中,明确了“七大工程”,即研发企业(中心)集聚工程、战略平台支撑工程、创新能级提升工程、产业集群赋能工程、成果转化增效工程、科技人才强基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细看“七大工程”,既是有效之策,也有创新之举。如研发企业(中心)集聚工程,把目标聚焦到了世界500强、领军企业等;成果转化增效工程,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班制度、科技成果许可“先用后付”、成果转化“先投后股”等改革举措;科技人才强基工程,提出赋予人才更大科研经费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等。
此外,长沙还明确了“时间表”:到2025年,各类创新平台2600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人才总量350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为了达成目标,长沙推出了20条重磅支持政策,条条都有“真金白银”。